刘邦的话对韩信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这憋了这么久了,总算是酝酿出大招来了。
“那好!我带着火药,你从舆图上找个你看不顺眼的国家,我们把它灭了吧!”
韩信气势汹汹,把灭掉一个个国家,说得比在餐厅里点一个菜来吃还要容易一些。
这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刘邦一下子就拦住了上头,要立刻点兵启程的韩信。
“等一等等一等,别这么着急,事情还没有到这一步。”
这话劝地,不像是在劝人不要打仗,像是在劝街头小混混不要打架。
也不像是不要拿出火药,像是不要掏出管制性刀具一样。
就,挺让人费解的,萧何和张良都没动怎么就变成了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模式。
两人也不管耍宝的一位显眼包,只自顾自地开始讨论起来了,关于如何合理地治理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员问题。
张良听了萧何的意见,也觉得很需要有个这样专门针对官员的法律,有了约束,才能更好的办事。
刘邦这儿一边吵吵着
要去踏平隔壁,一边分析着如何摆平内政。
江思瑶那儿还在认认真真的讲着含氮的化合物。
【想制作出含氮化合物,氨气是显而易见不能少的,就它和氮气是主角儿,少了谁都显得怪不合适的。
而氨气比氮气活泼些,作为气体,它十分容易被液化,从无色的气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
差不多是,从水蒸气再变成水的样子,经常下厨的人,看得应该不会少,那飘飘呼呼,蒸腾在眼前的水蒸气啊,一遇到冷一点点盖子,就会当场从人盖子上变成水淌下来。
而氨气,不仅变“水”比较容易,它还很容易地就和水进行反应,甚至啊,还能和酸反应呢。
氨气液化,变成的液态氨气,一般是用作制冷的,当然,也是常见的用来灭火的一种方法。
氨气恰好是并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虽然比氮气要活泼些许,但是本质上氨气也是惰性气体,灭火的效果是极好的。
说到灭火,那可是大宋朝的首要难题。
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不清楚,那之后的每一任皇帝啊,都门清。
需要,太需要天书教灭火了。
根据史料记载,两宋三百多年,平均一年一次,而且都是大型火灾,就已经多到了,他们对于治理火灾的唯一心得感受就是,控制住,别烧了王城。
不过,只单单是东京城,就经历过四十多次的大火灾,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个正经城市,不知道的还以为时候在安利烧烤店呢。
而这火灾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有自然因素,比如雷暴天气,又比如说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