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也是和孙策一模一样,总是不耐烦在家待着,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出去闯闯。
所以啊,在曹操搞定了袁绍,又接连打败了袁术,和袁绍的三个儿子之后,把目光看向江东,喊话“周郎、二乔”的时候,江东群情激愤。
恨不得只待周大都督一声令下,就带着人带着刀,和曹操来个真人互砍。
特别是孙权,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能出征了。
结果面对的是周瑜的不赞同,虽然听了分析之后,也认可周瑜让按兵不动的计谋。
曹操人多,江东人少,曹操的人随时能在其他地方,利用皇帝的名义招兵买马,而江东的兵马,一个个都是战略性资源,打一个少一个。
加上江东地势险要,他们在丹阳这儿,本就易守难攻,完全可以以逸待劳。
说服了孙权
的人,虽然没有说服孙权的心,但是已经很管用了。
周瑜翻越了这本营销学,想了想,当场就用学习三分钟,得到的知识进行了一次宣传。
宣传了两个假消息。
一个是他周瑜得到了一本能影响天下局势的书,十分有用,对曹操的虎视眈眈视而不见,也是在拜读。
这一点有天书的榜单进行佐证,上面明晃晃的展示着,周瑜想要“安定江东、发展江东”的野心。
而另一个谣言则是,刘备在满世界寻找谋士,并且已经得到了一位谋士,此人计谋双绝,得之可得天下。
后者倒也不是什么不切实际的谣言,毕竟刘备真的在找谋士,虽然没有找到,但是他去寻找的那位诸葛亮,是和庞统一起在水镜先生那儿求过学的,并称“卧龙凤雏”,都是有着极高的军事谋略的人。
后者已经被周瑜拿下了,当然,拿下了也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给安排了个职位。
江东式微,一点人才都不能浪费。
至于那位卧龙,刘备能否得到呢?
周瑜认为,并不能。
自从在庞统嘴里知道,诸葛亮从江东跑去曹操那儿,周瑜就认为这个人会被曹操,阿不,会被荀令君和郭奉孝留下。
初出茅庐的天才,是敌不过阅尽千帆的天才的。
特别是,荀彧有着星河灿烂的、远大的,匡扶汉室的理想,并且在为此偷偷努力。
郭嘉有着脚踏实地的、现实的,一统天下的目标,也在为此不懈奋斗。
如果不是周瑜要守护江东,如果不是先遇见了孙策,如果是能自由发展的状态,估计也会加入赢面更大的吧。
无论是兴复汉室,还是一统中原,对谋士来说,都是很有冲击力,很想达成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