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弟弟很听他话的主要原因,有一对不着家的父母,承担了重要的教育任务的长兄,几乎就是这个家真正的话事人。
现在也是。
一家子知道朱标死得早,天书还没说原因的时候,都开始了保护朱标的任务,就连沐英也在推拒带兵出去的任务,接手就在京城的文职了。
他们又怕是疾病问题,又担心是什么刺客谋杀,未知的恐惧总是让人很怕,而这样的害怕,使得朱标的生活越发被父母兄弟保护地密不透风。
也就是他能适应,换个别人,估计已经在叛逆的边缘试探了。
“那当然,我不是那种想要逆天而行的人。”
朱标甚至对自己的死亡都看的极淡,活着不错,死了也无所谓,只是苦了父母了。
知道母亲会在自己死后去世,朱标才认真开始养生,年纪轻轻现在已经开始走六七十岁的保养路子了。
不过,除了他们一家之外,无辜的路人比他们更加担心“朱标死亡”这件事,天书说的很明白。
朱标一死,马皇
后也会跟着死亡,然后他们面对的就是一个人到中年,丧妻丧子的疯子一样的朱元璋。
这是什么恐怖故事?
有些本来对朱标无感,本身就不爱这种看起来温和的,希望朱元璋的皇位继承能有变数的,也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想法和小命比起来,还是命更加重要些,不是吗?
江思瑶就不需要为了别人的生命努力奋斗,她甚至在肆无忌惮地浪费自己的生命。
一种新型的慢性自杀的方式:摸鱼。
自主学习都会摸鱼的行为,放在群体中,也会带着别人一起摸鱼,不过江思瑶坚定地认为!
摸鱼是没有错的!
只是她学得慢罢了,不如学霸同桌,即使被她带着摸鱼,也保持着傲视群雄的高分。
【除了被雷劈死、被鼎砸伤救治不及时而死、死在茅房之外,也有一些看起来比较正常,不过依旧对于国君来说不太合理的死亡。
其中一种是出镜率竟然还算高的死法:饿死。
最让人无语的应该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了吧,公子小白,早年有管仲,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个著名的管鲍之交的管仲,也是经济学的鼻祖,治国手段极其高明。
咱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死前有名垂青史,让我们背的死去活来的《出师表》,教刘禅怎么当好一个皇帝。刘禅没什么本事,但听话,要是再多给刘禅点能用的人,说不定真能让蜀汉再往下延续点。
管仲也留了死前谏言,劝小白远离易牙、竖刁等人,小白没听于是五公子作乱,齐桓公晚年重病,他们直接“治不好,等死吧”,宫室都封了,死后尸体放了俩月,狗都不吃了。】
天书讲的那叫一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甚至还有配图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