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阿斗那种也算差不多,是皇帝班子里的中游生,阿斗比他更差一点,两个人都不太折腾,因为清楚自己的水平,但是也在尽力当个好皇帝,所以“有作业可以抄”的时候,都是会抄的。
这样的皇帝,在历史的长河上还有不少,但无一例外,只要不是像阿斗这样亡国了还有“乐不思蜀”的事件传出的,大多是名声还不错的。
因为百姓的要求很简单,能让他们好好活着就行,很多时候,皇帝休养生息,百姓反而能活得有声有色。
毕竟不铺张浪费的话,也能掩盖自己没能力赚钱的事情。
而汉和帝比阿斗强的一点是,他还是有自己看人的眼光的,晚年还是选了不少贤能的人,这在历史上也是鲜少的,
因为大多数皇帝都是晚节不保,是吧唐玄宗。
汉和帝这些天为了做火药的人忙前忙后,一个根本没有信仰的皇帝,硬是开始接触了这方面的东西。
没办法啊,在汉武帝之后,儒家学术独尊,皇帝的政令很多时候是贵族们的风向标,也一点点向下渗透。
优秀的皇帝做出的事情,是会被百姓推崇的,比如一个千古一帝说儒家思想好,别的学说收徒都会困难,没了徒弟,可不就没了未来吗?只能想办法把自己的学术记录下来,等到后人想学习的时候主动学习。
而学术思想承载在竹简上,在战争中弄丢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即使是贵族,带着书籍逃跑也是有难度的,多多少少就有遗失。
何况有些学术的继承人,可能并不显贵。
比如墨家,主打一个亲民,在战争频发之后,文字记录遗失,逐渐变成口口相传,而传着传着会的东西就越来越少,老祖宗的本事就这么被遗忘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而秦朝时期会炼丹的方士,在秦始皇坑杀方士之后,大多开始夹着尾巴做人。
在东汉著名大魔导师刘秀闪亮登场之后,道教的天师张道陵也登上了历史舞台,说不定他们这个时期真的有灵气复苏,不然怎么同时出现了这俩都有些“玄学”色彩的人。
张道陵开创了五斗米道,很多方士自此华丽转身为道士,这个时间段,刚好就在汉和帝之前。
而汉和帝这些天,找会炼丹的人,来炼制火药,就从墨家找到方士,从方士找到道士,硬生生被他找来了几位,开始从零开始炼火药。
这些人的待遇,蔡伦是知道的,加上他自认为这么多年在这皇宫,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等他研究出来了纸张,不说也当个蔡侯,比平时更加有地位是没的说了。
于是他仅仅地扒着这颗救命稻草不放,明明是跪在地上,但是呼喊声音却是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底气,像是已经看到汉和帝把他从地上扶起来,只为了让他造纸的事情了。
以至于汉和帝走进两步,蔡伦直接就原地站了起来,立刻就被因为他的大喊大叫进来看情况的羽林军给按住了。
蔡伦本以为汉和帝会下令放开自己,没想到他只等到了四个字,“带下去吧”。
这怎么能行?蔡伦当场扑腾,“陛下,陛下,奴还有用啊陛下!”
也是多年的感情在,汉和帝走进几步,跟蔡伦解释道,“蔡伦,不是朕舍不得封你为蔡侯,而是朕舍不得朕的儿子被你折腾,他们没有你也会有更多的磨难,但是没有你会简单一点的话,这个纸给别人做也行。”
“别人,别人不会做的陛下!这是蔡侯纸啊,这是我蔡伦才能做出来的纸!”
蔡伦不能接受这个现实,疯狂呼喊着,但是没有再得到自家陛下的回应。
汉和帝又坐回案前开始处理政务,原本站着蔡伦的地方,很快就被新的人补上,这个地方像是没发生过事情一样,再度恢复了安静。和谐。
没有人能做出蔡侯纸吗?
那自然不可能。
汉和帝还是会告诉世人,这个纸是蔡伦所做,还是会按照天书讲的故事那般,是心疼皇帝劳碌的蔡伦,甚至会给这个“蔡伦”真的加官晋爵,真的有蔡侯府,但是,这个蔡伦是不是原来那个蔡伦,又有几个会在意?
而天书会教纸张的做法,总是会有人学会的。
比起纸张,汉和帝更加不能接受有人插手皇位继承,特别是因此伤害到他的儿女们的时候。
所以,蔡伦,还是去死吧。
和蔡伦一样,第一时间就下跪的,还有大名鼎鼎的赵高。
赵高听到天书这个说,就知道自己玩了,不仅自己玩了,胡亥也没有机会了。
他赵高就和胡亥的关系走地极近,如果他想办法把扶苏弄死的话,他能推上去的显然就是胡亥。
而他能想得到的问题,胡亥自然也想到了,当场就冲到嬴政的宫殿之外,想要当面解释一番,但是被嬴政拦了下来。
胡亥和赵高一起,被带到了殿外,顶着日头让两个人先跪上一个时辰。
嬴政可算是被自己的这俩孩子给吓到了,先不说胡亥这个上位了,就是扶苏这孩子,是什么诏书,诏书说让死就真的去死啊?
“扶苏,你做的出来这种事情吗?”嬴政板着脸,情绪已经透露地很彻底了,扶苏只要是会读一点点空气,就能读出来现在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他的老父亲已经气到不行了,属于是随便说两句不
该说的,就会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