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内循环也是如此,会形成内循环。
水循环是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也是物质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天书讲解,大家是没有意识到,陆地的水和海洋里的水是能互相交换的。
“那,我们岂不是能在下的雨里面,品尝到大海的气息?”有浪漫的人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也有现实的人倒胃口的,“嗯,如果有人随处解手……”
这都不是如果,应该讲,如果有人没有随处……
“你别讲了。”浪漫的人脸都青了。!
第134章地理(四)
实则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杞人忧天,事实上,江河湖海的水被污染,有三大罪魁祸首。
一个就是雨水,另外俩呢,是我们的生活污水,以及不合格排放的工业废水。
不过,不是雨水等于尿液的意思,毕竟雨水的形成大家也都知道,水分子在云朵中遇冷凝结,它最多是掉下来的时候,混合点空气中的灰尘。
尿是比水重的,会沉底,会被分解,不一定能在还纯粹的时候被蒸发走,更别提入了水之后,会被稀释成什么样子了。
包含酸雨在内,雨水的干净程度都是取决于空气质量的。
因为天书没说,很多人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且愈演愈烈,最终形成了——
一场积极的,正向的,关于“禁止随地大小便”的提议。
一开始有些人对农业上的肥料问题没那么上心,觉得用农家肥也挺好,省时省力,那些农民如果非要更好的肥料,也可以自己做嘛,天书教的办法都是公开的。
官方供给的肥料确实会因地制宜,但是容不得出差错也是真的。
一旦因为个人原因搞没了,要么是靠人脉关系,各家匀匀,也不是不能凑合出来,只不过估计要被埋怨大半年。
要么就是干脆只用农家肥的,也不是不能种。
有些时候,官方主动承担的东西,且在别人眼里没什么利润的东西,还会得到抵制的东西,会参与的人就会极少。
而化肥不是别的东西,是需要有信任基础的。
田里的东西是农民生活的依靠,很少有人会轻易相信莫名其妙的东西,比起那些,经验会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很多商人,也正是知道这种“执迷不悟”,加上清楚农民身上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所以根本没有主动研究过化肥。
比起大剂量的用于农田的化肥,量少少,又只打高端局的,用在花草上的肥料更值得去研究。
要知道,现在这年头,附庸风雅的人有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