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什么用一块完整的巨石掏空,作为厕所的。
还有买了一颗巨树,依着树修建的。
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刘彻听到的时候都震惊了,有些事情,他都觉得,或许不应该做到这个程度吧。
但是那些人总能用接下来的事情让刘彻刷新自己的世界观。
一个公厕的修建,都能被他们玩出花来,太怪了,如果形象不是猪就更好了。
但是为了更多的钱入大汉的国库,刘彻还是松口了让他们用猪这件事。
只要他坚决否认,彘儿这个小名,野猪这个外号就和他没关系。
刘彻放弃了野猪,但是没有放弃龙,真龙天子这个称呼还是绝赞的,收上来的钱,大部分都上缴了国库,也有一小部分是直接进了刘彻的口袋。
刘彻掏钱给自己的宫殿又修了几只龙,看着心情都会好上很多。
刘彻的“自欺欺人”式解决方案,造福了大众。
江思瑶的掩耳盗铃式学习,也让古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机会。
【讲水,除了可以讲水循环之外,无可避免的就是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海水。
海水不是一尘不变地,也不是亳无规律地四处游荡,他们会十分稳定地按照既定方向,偶尔会有偏移,不过不会太多,进行大规模运动,做这种运动的海水也被叫做洋流。】
“洋流……就算是海水也在按照特定规律行动吗?”
说实话,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古人的冲击力理应是很大的,但是现在,就算是小孩也不会因为这些话产生动摇了。
朱熹,就是朱元璋想要认的祖宗,那位朱子。
他看着天书展示的洋流的样子,在纸上临摹下来,十分淡定
。
在宋朝被天书指指点点说太怂的时候,朱熹很淡定;在天书说朱元璋的纵容让之后的他朱熹的学说成了砍向更弱者的刀的时候,朱熹很淡定;在天书让世界都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时候,朱熹依旧淡定。
朱熹的理学世界观,实际上是和近代科学如出一辙的,他能接受科学的观点,是很正常的现象。
而朱熹本人,也是期待大宋会越来越好的。
他见识过官场黑暗,也了解过人心的险恶,甚至自己都赞同,大宋真的太怂了。
他很好,因为他依旧心系百姓,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