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惊人的数字。
也不光是在战斗上有出挑业绩,在政务上也是一把抓。
比如直到后世都在用的井田制,就是这个时候推广出来的。
虽然在有些时候是封建制糟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周朝出现的宗亲宗族制度,确实对大家携手勉励自己有了极大的鼓舞。
诸如此类的勤政,姬发做过很多。
但是这也不能证明,姬发是个不重视环境保护的人,他还是挺小心翼翼地在保护环境的。
比如说,会考虑到百姓有没有粮食吃,从而小心翼翼的,尽量把战斗都放在和春耕秋收无关的时候,这又何尝不算是一种体贴呢?
自然是也算的!
姬发在平时生活中,也是把农耕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天书教了如果挑选更为优良的种子的种类,在没有的情况下,如何用现有的各色粮食,培养并且挑选出其中进化的优质品种。
而农药之类的也是,目前用的杀虫也好,促进生长也好,都是没什么化学物质的,纯生物自己的良好种植。
这正是因为姬发不舍得破坏环境,也不想因此而导致百姓没有东西吃。
作为反抗的,被压迫导致起义的人,他比任何顺风顺水当上皇帝的即位之君都明白,百姓是不会突然就对你不满意的。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都是维持了有一阵子,然后才被有识之士接过两方对峙的局面,从而顺利从无头苍蝇一般,这里有一撮人被压迫地受不了了,那里有一撮人想要开展全新生活。
一开始带领被纣王压迫下的百姓的,就是武王和他爹文王。
纣王实际上并不算一个特别劳民伤财的皇帝,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不能接受的,当然,硬要和贵族作对,从而引来了诸多的嫌弃,也是正式存在的。
武王一家,最先起义是因为,被纣王的,对贵族的斩尽杀绝吸引
,累计到了现在还有足足万余人,多么宏大的人数。
不过,质疑纣王,理解纣王,成为纣王,实际上武王当家之后,依旧没有对那些贵族有怀柔的政策。
当然,在原先的程序上稍微加了点注意,也想让手底下的贵族们再听话些。
当然面对不听话的人,武王的分封制也是起到了良好作用。
分封制最先出现的时候,自然是为了巩固疆土的,毕竟谁也不知道,之后自己的孩子还能起二心啊?
至于之后,人的野心一点点助长自己的欲望,导致了即使是被封为诸侯王也并不能让这些人被安抚,就是另一件事情了。
姬发不仅看到了污染环境会对当下造成的危险,还意识到了因为土壤污染,水污染,这些要解决是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做的,一笔无形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