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声期的小男孩的尖叫非常刺儿,和婴儿的尖叫一样。
一个黑壮的少年在街市上风一样的狂奔:“闲人闪开”
左右两边的闲人和卖菜的、喝茶的、推车担担的全都大声喝采:“好!”
“跑的真快!”
“跑滴比他娘的兔子还快!”
少年手里拿着半截断了的棍子,跑的鞋子甩飞出去落在旁边都无暇去捡。
捕头眯眼一看,他身后一条膘肥体壮的大黄狗,正流着口水、腿上缠着绳子和短棍狂追。至于为什么说是‘他’,一个头发蓬乱如钢针,穿着小褂和卷到膝盖上方的短裤,胳膊腿上都有伤疤,又黑又壮赤脚飞跑的……能是少女?
肥壮的少年(其实只是壮)伴随着鼓掌喝彩吹口哨的声音,风一样的跑过县衙门口:“扔!”
捕头吓了一跳,暗暗的按住刀柄。
对面骑着墙头坐着的少年立刻扔下一根竹竿,捕头定睛一看,一根长竹竿上栓根绳子,绳子三米长,上面拴着石头。
捕头低笑:“还挺专业。”专门打狗用的东西。
如果绳子上是绳圈,那是套马杆,这样拴石头是中原的用法。
少年一个急刹车,转身和肥壮的大黑狗对峙,把竹竿一甩横扫过去,甩出去之后随着石头的惯性,绳子在狗腿上缠了好几圈。
少年扑过去拳打脚踢的把大黑狗揍了一顿。
围观群众:“大黑加油!”
“二黑不要怂!”
“使劲!”
“咬他!咬他!”
小胖墩在狗耳朵上狠狠的咬了一口,因为咬不着别的地方,脖子太粗了没法下口。
围观群众:“没说你!”
“大黑不要怂!”
“二黑雄起啊!”
“腻个瓜娃子!”
县令脸上可不好看了:“大人,我们走吧。”
捕头兴致勃勃的掏出小烟杆抽了一口,看着一人一狗在地上打成一团,这真是骂街声与狗吠声齐鸣,手刨脚蹬与狗爪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