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中秋佳节就要到了,年初先皇驾崩,再是新帝登基,随后又出了科举舞弊的案子,纷纷扰扰闹了大半年,总算得以消停,虽说如今仍是先皇的丧期,不宜大操大办,不过宫里的气氛实在太过沉闷,宗室里的亲眷也许久不见,谢宝扇便提议办一场中秋夜宴,把宗室里的人请到皇宫一同赏月,摄政王李善自无不可。
第一要请的人是念慈庵的福华长公主,谢宝扇打发身边的女官前往念慈庵送中秋贺礼,诚心请她回京过节,一同送去的,还有谢宝扇带给谢宝瓶的礼物,福华长公主回了节礼,人却说不来,谢宝扇早知她清静惯了,猜到她未必肯来,倒也没有在意。
余下摄政王夫妇,端王阖家老小,另有几位公主,并宫里有头有脸的太妃太嫔,算下来也有几十人,足够热热闹闹办一场晚宴。
到了中秋这日,一连罢朝三日,前日摄政王出宫回府,一直到中午,方才进宫,他命人往宁寿宫送来一匣月饼,皆是谢宝扇喜爱的口味。
设宴的地方就在昭阳殿,那里地方宽阔,是赏月的好地方,宫里的宴会,多半是在昭阳殿举办,谢宝扇歇过中觉,刚换好一身衣裳,就见银环进屋,她笑眯眯的对谢宝扇说道,“娘娘,二公主,三公主,四公主来了,可巧贤太妃和几位太嫔们也来了。”
谢宝扇一听,连忙说道,“快请。”
说话时,就听殿外传来一阵笑声,连大人带孩子,数十个人进屋,打头的是贤太妃,她领着众人向谢宝扇问好,谢宝扇笑着说道,“你们来得这么早。”
此次举办中秋夜宴,谢宝扇交给贤太妃打理,她道,“臣妾刚从昭阳殿过来,各处都已经安排妥当,太后若是得空,早些去看看,若是哪里有缺漏,也可叫人添上。”
今年是李恪登基以来第一次设宴,虽说都是自家人,贤太妃亦十分慎重,未免出错,她各处盯得很紧,就怕没有做好,让人取笑。
谢宝扇笑着说道,“你素来细心,交给你,哀家还有哪里不放心的。”
先皇一去,后宫的嫔妃就没剩几人,这争风吃醋的心思早就歇了,以前明争暗斗,现今反倒一团和气,隔几日不见就会惦记,平时遇到谢宝扇不忙,她们最爱相邀到宁寿宫来闲坐。
谢宝扇扭头又望着二公主,自打上回她和陈驸马闹别扭,谢宝扇便派人接她回宫,陈驸马更是因此被打发到南越国出公差,二公主在宫里一住就是三个月,前不久才出宫回府,谢宝扇多日不见她,问道,“你这些日子过得怎么样,回府后忠义侯夫妇可有为难你?”
二公主抿嘴一笑,说道,“有太后给我撑腰,他们不敢有二话。”
说起此事,几位妃嫔七嘴八舌插起话,杜太嫔说道,“忠义侯府的人要是还有头脑,岂敢再为难二公主,陈驸马能不能回京,就看二公主一句话了。”
顺太嫔笑着问二公主,“忠义侯夫妇难道就没有向二公主求情?”
二公主回道,“倒是提点过几句,我只装作听不懂,他们就没敢多说。”
谢宝扇点头说道,“他们要是敢给你气受,你不必忍着,自有哀家和皇上给你做主。”
二公主柔顺了一二十年,她轻声说道,“太后,如今就剩我们几个女孩子,我要是再不立起来给妹妹们做榜样,就白白枉费了太后的这一片心意。”
“你能这么想就很好。”谢宝扇望了一眼在外间玩耍的三公主和四公主,笑着说道,“儿女们一年比一年大,三公主也到了议婚的年龄,这两年先慢慢相看,等先皇的孝期过了,就该出阁了。”
杜太嫔是四公主的生母,最关心的就是女儿的前程,她笑着说道,“我们这些妇人成日待在后宫,见识浅薄,倒是太后在前朝,还请替公主们留意,若有青年才俊,就给我们自家的女孩儿留着。”
其中有一位年龄最大的静太嫔,摇头说道,“说句不庄重的话,能进宣政殿的都是老臣,真正的青年才俊,这个年纪还不够资格进宣政殿呢。”
谢宝扇被静太嫔的话逗乐了,只因她所说的的确是大实话,整个宣政殿,放眼一望,除了李恪这个小皇帝,余下全是已经成婚的,就算要挑,也得是从这些大臣们的儿子里挑选。
说到这里,杜太嫔问道,“听说今年的榜眼还未曾婚配,家世清白,相貌也不错。”
经历了二公主的事情,她一心想给四公主招一个性子老实的驸马,哪怕门第不高,只要家里事少,日后成家立业过日子,就能少去许多烦恼。
今年的头甲三人,谢宝扇都在朝堂上见过,状元郎五十多岁,孙子比二公主还大,探花三十多岁,京城人氏,自是也已婚配,杜太嫔说的榜眼,二十来岁,长得仪表堂堂,难得的是还未定亲,头甲的名单一经公布,这位榜眼就惹来许多人的瞩目。
谢宝扇还未说话,外间的四公主‘噔噔噔’跑进来,她牵着谢宝扇的衣袖,一派天真的说道,“太后,我不嫁榜眼,我要嫁就嫁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