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哦了一声,看到老婆子端着给徒弟沏的茶从厨房出来了,就没再问。
不过还是忍不住唠叨道:
“小庆啊,师父我是一辈子没做过买卖,生意上的事情不清楚,可我知道一点,做买卖得有信誉,不能胡搞,尤其是缺斤短两的缺德事,咱决不能做。
不能图了赚钱,就昧良心,生意黄了,咱人品不能败。
不然,往后再不管做啥买卖,想要再让人信就难喽!”
徐庆点头道:“师父,您说的我都明白,我听您的。”
老张欣慰颔首,还想再说,却听见自个老婆子插话道:
“老头子,孩子难的来一趟,你别总说些有的没的,这国家都改开了,做生意,是要讲信誉,但不能老实巴交不是,你把你那老一套收起来,小庆粮站生意做的好好的,你别给孩子添堵。”
老张眼皮一抬,白了自个老婆子一眼,伸手指向厨房道:
“我们爷俩说话,你回厨房煮饺子去,后院老贾送的那两颗鸭蛋记得炒了,早上留的那碗羊肉也热一下,再弄碟花生米,我跟小庆要喝点。”
二十分钟后。
热气腾腾的饺子放在了徐庆面前。
同时,满满一碗的炖羊肉,也在他跟前。
至于醋碟,师娘更是早都摆在了身旁。
桌子中间放着一盘腌咸菜,一碟花生米,一盘炒鸭蛋。
徐庆没着急动筷,站起身,先给师父老张和师娘倒酒。
敬了一杯后,见师父动筷,才捏起筷子。
一碗饺子,足足三十多个。
个头还大,约莫能有一斤。
徐庆刚吃完饺子,老张就催促道:“臭小子,那碗羊肉,你看着也吃了。”
徐庆苦笑道:“师父,撑了,缓缓。”
老张呵呵一笑,自顾自地倒酒着。
恰在这时,屋外院里传来一声师父,紧接着屋门被人推开,徐庆和师父师娘抬头一看。
来人是赵二愣子,一身蓝布棉袄,左手胳肢窝下夹着一条烟,身边还跟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
老张起身走到屋门口,将赵二愣子的孩子抱起,一边走回桌子跟前,一边对老婆子道:
“把锅里的饺子都捞出来。”
徐庆则掏出烟,递给师父和赵二愣子。
赵二愣子看到徐庆,呲牙笑道:
“哟,您也在啊。”
徐庆嗯了一声。
他们俩都是老张徒弟。
赵二愣子人以前挺愣,但结过婚后,变了不少,逐渐稳重起来。
以往的傻事很少再做,每年也都逢年过节来看望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