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之前的筹划中,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故事和音乐,可没想到王默被众人喊上台后,来了这么一个大事。
这家伙,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音乐啊?
他可以肯定,在郝明兴背着的那个硕大背包中,根本就没有《梁祝》这首古筝曲。所以它大概率是王默临时从脑海中拿出来的。
还好其他人不知道,否则恐怕会再次掀起狂澜。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王默这么做的效果不错。
因为赵树看到了现场名流震惊的表情,看到了他们对华夏音乐的内心震撼和崇拜。
“如果你们知道王默和西楼是一个人,估计会更加震惊。”
赵树心道。
舞台上,王默依然在倾情演奏。
此刻的音乐开始变得激昂起来,如同山间瀑布呼啸而下,气势磅礴。
显然这是描述梁山伯和祝英台相知相恋的过程,旋律的跳跃和激昂,展现出了他们情感的热情奔放、对爱情的热烈和追逐。
有人听得迷醉。
有人感慨不已。
有人暗暗赞叹:“美得令人心醉,尤其是古筝这个乐器的音色跟意境太契合了。”
终于。
第三段的旋律开始响起来了,变得低沉而忧伤,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的凄凉。
听众暗暗点头,一颗心也变的忧郁。
他们知道,这一段演奏的是两人遭遇困境、被迫分离的痛苦。古筝的演奏变得沉重而哀伤,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滴落的泪水,诉说着无尽的悲伤。
“催人泪下。”
“我哭了。”
“我也哭了。”
“……”
凄美的旋律变得越来越低沉,让人似乎看到了祝英台告别梁山伯的情景,心中的痛苦随着音乐一起释放了出来,整个歌剧院都弥漫着伤感。
故事让人触动。
音乐让人崩溃。
当故事和音乐结合后,对人的冲击力几乎是成倍的叠加。
这时候,旋律忽然又变的高昂起来,如同凤凰般涅槃重生。
王默的演奏也仿佛倾入了全部的情感,动人的旋律几乎将每个人的心神都淹没。
恍惚中,众人似乎看到了这一对恋人化蝶双飞、永不分离的画面。
从王默指尖流出来的旋律愈发高亢,似乎在为他们的爱情欢呼,为这一对经历了生死后,最终化为蝴蝶相伴在一起的结局而感动。
在音乐的最后。
旋律缓缓落下,如同晚霞般缓缓散去,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古筝的旋律也扁的柔和而悠长,继而渐渐消失在虚空中。
全曲终!
王默将手上佩戴着的假指甲摘下来,刚刚站起,便听到台下响起了轰鸣般的掌声。
哪怕是赵树。
哪怕是华夏音乐代表团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