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西夏不宣而战,臣认为应当派遣使者怒斥西夏的行为令其退兵。”
“刘大人说的轻巧,西夏二十万大军已经攻破了西北数座重镇,你说让他们退兵就退兵了么?殿下,臣认为应当增派兵马与之一战,之前西夏国主亲政后,先帝就下令往西北调集了大量粮草和器械,此时西北粮草器械充足,只需增派兵马,定可给西夏来个迎头痛击。”
“荒谬,如今可是国丧期间,岂能妄动刀兵?臣觉得应当与其议和。”
…………
一时间文武争论不休,武将觉得应该主战,文官却主张议和。
“韩大相公怎么看?”
赵宗全显然不想议和,他眼看着就要登基了,这个时候议和,对他名声影响很大,而且他也需要一场大胜,来树立威望。
韩章对赵宗全的心思也猜出来不少,闻言沉吟了一会,说道:“殿下,逆王造反之事传开,怕是北辽也会乘机而入。”
韩章不赞成打,但是他看出赵宗全想打,因此并没有说和还是战,而是说北边的辽国也有可能会出兵。
赵宗全闻言,脸色阴沉,若是辽国也乘机进攻,两线作战,就很难抵挡了。
他本就没有丝毫根基,若是还没登基之前,就丢城失地,弄不好皇位都坐不稳。
赵宗全一时间犹豫了起来。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臣认为先如今内忧外患,殿下应当先登基,这样才能安天下臣民之心。西夏这次出兵也是因为收到了逆王造反的消息,若是殿下登基,天下安定,西夏说不定就退兵了。”韩章说道。
“不行!如今皇考尚未下葬,我急忙登基,天下人如何看我?”赵宗全闻言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他不想登基么?
他比谁都想!
然而官家还未下葬,他若急忙忙的登基,必然会留下一个不孝的名声。
“殿下…”
“好了,这件事不用再说了,今天只议西北战事。”赵宗全直接挥手打断了韩章的话。
“殿下,韩大相公的话臣不敢苟同。臣觉得应当与之一战,若是和西夏议和,辽国定会觉得大周现在无力应战,反而更有可能犯边。相反,一旦出兵,辽国反而会静观其变,先看看大周和西夏之战的结果。只要能大胜,必然可以震慑北辽。”顾廷烨出列说道。
“顾副指挥使说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能胜的情况下,若是败了呢?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顾副指挥使只考虑胜,而没有考虑失败的后果,这可是兵家大忌啊。”一个文官站出来反驳道。
顾廷烨讥讽道:“这位大人既然读过兵书,就应该知道,若是议和只会比战败的后果更可怕。而且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考虑失败后的局面,提前做好应对方案。而不是有一点失败的可能就不打了。更何况仗还没打,又岂能预料到胜负?若是这位大人有把握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西夏退兵,归还攻占的城池,那这一战倒是可以不打。”
“你…强词夺理。”说话的文官被顾廷烨挤兑的脸色铁青。
“够了!”赵宗全喝止了两人说道:“我意已决,出兵和西夏一战!沈从兴、顾廷烨听令!”
“臣在!”
顾廷烨和沈从兴两人出列道。
“沈从兴为主,顾廷烨为副,命你们二人从西郊大营点齐十万兵马,驰援西北,听定国公调遣!”赵宗全说道。
“臣领命!”沈从兴和顾廷烨激动道。
袁文绍闻言心中一沉,沈从兴和顾廷烨都是赵宗全的心腹,正常来说赵宗全应该留下一人在身边。
他本以为赵宗全会派他去,结果赵宗全看都没有看他。
袁文绍倒不是想着立功,有个侯爵在身,他巴不得在家养老。
他在意的是赵宗全的态度,若是赵宗全因为曹皇后封爵之事猜忌于他,以后他的日子就难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