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年十一月十九,徐州收粮…”
袁文绍看到箱子里满满的金条,并没有多意外,说道:“把那些箱子都打开。”
随着他的撬动,掉下来一块很薄的木板,和一本账册。
“是不正常,难道他收买了徐州的官员?”
韩章可是大相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竟然和西夏探子有所勾结,实在是骇人听闻。
……
“主君,这里有一个暗门。”张安惊呼道。
袁文绍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徐州利国监是大周产铁最大的地方。”
袁文绍闻言,连忙把账本都递了过去。
袁文绍合起账本微笑道:“留一些人运送金银财宝,咱们先回去!”
他自然知道这些不可能是寻常账册,不然江景明也没必要藏的这么严实,不过他现在没有时间去仔细看,把其他几处都撬开了。
“二郎怎么样找到证据了么?”赵策英见袁文绍回来,有些紧张道。
之前他暗示袁文绍一定要找到证据,其实就是暗示袁文绍若是找不到证据,就炮制证据,不管怎么样都要把这件事坐实了。
“快给本王看看。”赵策英激动道。
想到这里,袁文绍再次打量起了那几个架子。
最后一共得到六本账册,袁文绍挨个翻看,其中五本是账册,而有一本,却是江景明给官员送礼的记录。
“呵呵。”
袁文绍几人在密室里找了几遍都没有丝毫发现,这个密室好像只是用来藏宝的,只有那些金子和架子上的那些奇珍异宝。
“主君,这条密道是的出口在距离不远的那个废弃的道观里。”张安说道。
张安应了一声,带着一个士卒钻进了密道。
赵策英粗略的看了看,皱眉道:“这些只是寻常的账本,即便有他收买官员的记录,也不能确定他是西夏的探子吧?”
袁文绍脸色一喜,翻开一看,上面记载的都是一些交易账目,好像只是寻常的账册。
袁文绍向他保证一定会找到证据,也是告诉赵策英自己明白他的意思。
江景明刚一开口,就猛地朝一旁的柱子上撞去。
袁文绍猜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密室。
“这不过是平常的账本罢了。”
另一边是几个架子,上面摆放着许多奇珍异宝。
他自然希望能找到真的证据。
“侯爷,下面没有危险!”
“殿下即便是皇子,也不能不明不白的把我抓起来吧?我虽然只是一个商人,却也在朝廷需要的时候,捐赠了钱粮,殿下如此做,不怕寒了天下人的爱国之心么?”江景明质问道。
“不对,肯定有问题,要是没问题,这样的账本没必要藏的这么严实。”
袁文绍微微一笑:“按你说的确实没有问题,但是你就没有想想我为什么只念了天佑二年的么?”
“殿下,证据已经找到了,这些账本都是我在江景明宅子中的密室找到的,其中还有他收买官员的记录。”袁文绍笑道。
赵策英不是在深宫大院长大的,对民间的一些情况也很了解。
“没错,徐州大旱,粮食必然会涨价,先不说能不能收到这么多粮食,光是这个价格就有很大的问题。”袁文绍淡淡道。
六万两黄金,不过六十万两白银罢了,虽然惊人,但是江景明作为汴京最大的商人,密室里有这么多钱很正常,相反袁文绍觉着还有些少了。
“殿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