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你没醉?”华兰惊讶道。
“嗯,沈国舅太能喝了,要是不装醉,还不知道得喝到什么时候去呢。我有些口渴了,让人给我弄点水喝。”袁文绍说道。
“你躺着,我去。”
屋内的火炉上温的有热水,华兰给袁文绍倒了一碗,端了过来。
袁文绍接过喝完,舒了一口气。
“还要么?”
“不要了。”
华兰把碗放下,说道:“时间不早了,官人明日还要上朝,早点睡吧。”
“嗯。”
袁文绍点了点头,等华兰上床躺下后,搂着她说道:“今天桓王请我去…”
袁文绍把桓王请他过去的目的,和他打算把琉璃制作方法交出去的事说了一遍。
虽然赵策英说琉璃制作方法是他的私产,不能要。
但是袁文绍已经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古人很喜欢干又做又立的事。
皇帝登基,喜欢来个三请三让什么的。
若是他私底下把琉璃制作方法交给赵策英,赵宗全和赵策英都不会要。
袁文绍也明白这一点,当时也没再提,准备明日早朝当众献出去。
“官人这么做肯定有官人的打算,我没意见。”华兰说道。
袁文绍惊讶道:“琉璃有多赚钱你是知道的,你真舍得?”
他原本以为华兰不会愿意,还想着劝劝呢。
没想到华兰竟然没有丝毫不舍。
“咱家已经是侯爵了,家里也有几百万两的银子,钱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华兰说道。
“你就不想给儿子多留点家业?”袁文绍笑道。
华兰摇了摇头,说道:“官人,都说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是我在汴京这些年,也听过许多人家后代子孙不争气,败光了家业的,也听说过不少后代子孙争气光宗耀祖的。看到这些,我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子孙若是争气,哪怕没有诺大的家业给他继承,他自己也能挣下。要是不争气的,留再多也会被败光。”
袁文绍惊讶的看着华兰,没想到她竟然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
林则徐曾经说过:“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华兰刚刚那番话,和林则徐的话何其相似。
“官人,你怎么这么看着我?”华兰疑惑道。
袁文绍在华兰脸上亲了一口,笑道:“我没想到娘子竟然如此贤惠,你刚刚那番话,我准备立做家训,警醒后代子孙。”
“啊?”
华兰惊讶的眨了眨眼,说道:“家训不都是一家之主立的吗?”
“谁说一家之主才能立?我觉得你刚刚那段话就很好,我不仅要立为家训,还要注明是你说的。”袁文绍笑道。
“这…传出去会不会被人笑话?”华兰担忧道。
“不会,到时候汴京人人都会夸赞娘子贤惠。”袁文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