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内部的这一段纷争,正符合曹操的心意。
曹操一个人在北方,又打袁绍,又要跟少数民族乌桓抗衡,还有辽东半岛高句丽等复杂的情况。
曹操总不能让孙策这年轻小子在江东安安稳稳,独自做大做强。
曹操忽来一封书信跟孙策说:
“陛下的太子年幼,身边需要两个陪伴读书。吴侯的儿子年龄相当,比较适合。”
让孙策把亲儿子阿绍送到皇帝身边,陪皇太子读书。
也就是去当质子了。
孙策果断拒绝。
曹操不死心,秉着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热爱人才的态度,又十分坚持地要邀请孙权和孙毅这两个猛男到许都去做官。
“天下纷乱,百废待兴,人才稀零。陛下屡次表示,身边正缺少仲谋、叔弼这样的人才。吴侯不应在把弟弟们留在江东了!”
孙策还是拒绝了。
孙策回复曹操说家中尚有老母,父母在不远游,这是论语里讲的孝道。
曹操被气的头疼。
曹操这回直接邀请孙策本人,请孙策去帮他打袁绍,帮他征高句丽,征辽东半岛。
曹操这一封一封的鸡毛信,重如泰山一般压向江东。
张昭和乔菁菁难得意见一致了一回。
都说是因为许贡的那些信件已经走漏了。
许贡那些风言风语,危言耸听,能置孙策于泥潭之地,能扼杀孙策的青云之志。
虽然当时已经被张昭截获,但江东的墙还是透风了。
孙策按照乔菁菁与他事先帮想好的对策,回复曹操。
“遥叩陛下圣安!曹公亲启,策自领殄寇将军一职,镇守会稽,监管江东六郡,夙兴夜寐,一刻不敢懈怠。然江东内部未平,山越贼匪四起,再有荆州黄祖世仇未报……”
孙策表示,父仇未报,他一刻寝食难安。
信刚一写完。
孙策便整顿兵马,严阵以待。
如果此时江东内部有祸乱,他拎起刀就平了。
如果曹操与袁绍交兵,露出一点破绽来,他铁定要试一试,北上袭击许昌,给曹操来一招釜底抽薪。
乔菁菁也日日琢磨着这些事情。
孙暠还在孙策府上关着门读书。
孙暠本来是跟孙匡小吴太夫人一伙的,孙暠屯守乌城县,却给严白虎,许贡,许昭等大开方便之门。
等到事情即将败露,孙暠反手把许贡许昭杀了,又把孙匡给绑了,把一切责任推的干干净净。
就算如此,孙暠仍然推不脱他驻守的失责。
把孙暠关在孙家好好读书,对外人也说的过去,也没有那个宗室重臣敢有意见。
但里头有些事情,乔菁菁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专门会会这个孙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