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源就行动了起来。
他找了两名六十出头的老头。
这俩老头光荣地成为了悠然农业的第一批员工。
季然把人事权交给了刘富源,当然招人的条件,也和他说得清清楚楚。
“各家的户主,然子要测量田地了,量到你家的田地,你就得过来啊,别到时说给你量少了。”
刘富源在村广播喇叭里吆喝上一嗓子。
带着这俩老头,开始干活了。
其实村里在特殊年代划分田地时,哪丘田哪块地,面积多大,都有数据记录。
然而过去这么多年,雨水侵蚀,泥土流失,这些数据已然不符合实际。
还有就是一些田地是村民拓荒出来的,这些是完全没数据嘀。
自然得一块块地一丘丘田地重新丈量。
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
花了整整五天时间,刘富源带着俩老头,总算是把村里的田地给测量明白。
这五天里,岭山水库坝上到悠然居的道路修砌已然复工。
江边村村口的门坊建设,亦已动工。
关于门坊,季然在网上逛了半天,最后亲自设计……
很多地方的门坊看上去很气派很高大上,其实显得很俗气。
季然设计的门坊,扎实牢固,简洁却不失地方特色。
这五天里。
季然除了设计门坊,安排门坊建设开工,还做了不少的事情。
他把‘净土’中的第二批香麦草二代移植到了围墙内。
围墙里圈了四亩多地,加上悠然居木屋后面原有的,五亩足有。
目前香麦草二代们拢共就占到一亩的样子。
季然把芦荟二代也移栽进来。
然后又在‘净土’播下了芦荟种子。
……
正月十四。
季然家挤满了村民。
干啥?
土地丈量完毕,并登记造册,是时候把田地租下来了。
签租田地的合同,一签十年。
付租金,一年一付。
全村所有人家,几乎都仅留各自屋前屋后的地,种些日常所需的时蔬玉米红薯什么的。
其它的田地都租给了季然。
一直忙到下午。
租出荒田荒地得到了租金的村民们欢欢喜喜地陆续离去。
“然子,田一共一千五百五十一亩三分;地一共两千一百六十二亩八分。”
刘富源将数据统计报给季然。
“辛苦了富源伯,明天元宵,你们休息一下。元宵一过,咱们就真正要开始忙起来了。”
季然笑着点点头,变魔术似的手上多出来三个红包,分别塞到刘富源以及另外俩老头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