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孟凡一直觉得自家这位姑母,和蔼可亲,只是偶尔处理政事罢了,与历史上形象截然不同——
大部分时间都在陪同今上,与番邦使臣宴饮,顺势跳出朝廷,任由太子夺权。
原来在此处等着呢!
如今太子监国,负责对外用兵一事,李敬玄吃了大败仗,他该负什么责任?
上官婉儿还提点孟凡,哪怕李贤隐约知晓李敬玄已经倒向了天后,可依然青睐对方,因为他曾助其编修《后汉书》等著作。
此次举荐对方,太子出力甚多。
简而言之。
所有人都在局中。
挂帅出征的宰相为刀。
刘仁轨希望借此打击到天后,让太子地位更加稳固,哪怕事后自己被清算,也觉得无所谓。
天后格局更大,血更厚,直接反将一军,并不介意自己折损羽翼,只要能够打击到太子即可。
天皇李治爱子心切,选择抱病上朝,或许看穿了算计,或许没有,但不管怎样,他都没得选择,不用李敬玄,又该能用谁呢?
刘仁轨在东征,薛仁贵大败一场,似乎证明了其没有帅才,裴行俭又在安西肩负弹压当地土著的重任。
遍观泱泱大唐,竟然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挂帅的人!
太子李贤怎么想?
谋臣大概率已经提前告诉他,此行主帅之争有诈,不应接管此事,但家国危难之际,储君太子若没了担当,还有谁能挺身而出呢!
李敬玄要赢!
哪怕他是天后的人!
唯有胜利,才能够化解危机。
若非上官婉儿这姑娘跟自己讲这些,孟凡真揣测不到这些门道,正因为如此,他已经下定决心,往后无论如何,再也不扶龙庭了。
太年轻,玩不转。
港岛就那么大,当时局势又那么危急,根本没有内斗的土壤,自己真是顺风顺水,在这个领域,说句天真都不过分。
不过,该入局还是得入局,既然选择太子李贤,哪怕他再被动,也要硬撑下去,因为下面的周王和相王根本没资格和手段,也没有名望去跟那位姑母打擂台。
再退一步,唐军败了,炎黄子孙埋骨他乡,不悲哀吗?!
此刻,孟凡深深体会那些名臣选择急流勇退的原因了,算计来算计去,一腔热血凉到透,只觉得悲哀与毛骨悚然,回家种田、亲近自然都比这些强上万倍。
“变数。”
内廷之内,明崇俨如此形容现任太史令,表情异常凝重,道:
“天后娘娘,为了大计,还是让他继续待在长安为好。”
上官婉儿侍立一旁,安安静静,只是厌恶明崇俨看自己的眼神。
这男人年近三十,两眼细长,脸色傅粉显白,整个人看起来格外阴鸷,但最恶心的莫过于眼神,平日里说话也是油腔滑调,远不及九如半分。
不过,若能袭其一分神采,便能胜过世间大半男儿。
与此同时,未曾随夫皇上朝的武则天并没有理会明崇俨,而是挥了挥手,示意其退去,接着,提笔疾书,将字条转递过去。
“婉儿,送往太史局,着九如仔细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