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大唐小神探:开局被斩首怎么办? > 第465章 薛正清来访(第1页)

第465章 薛正清来访(第1页)

第二天,告别了卢杨家,宋真和狄仁杰回到东都。他们意外的见到了一个人。“老薛,你怎么来了?”薛正清笑了笑:“听说卢刺史的身体不好,特来看看他。”“顺便,也看看你们。”其实薛正清与卢杨的交情只是一般,两人仅在汴州审理赵三郎的案子有过接触。也许他故意这么讲,只是想掩饰其他情绪吧。“老薛,你在宣州当刺史,还可以吧?”“挺好的。”薛正清本来是大理寺卿,但这个职位,一般人做不长,通常只有2年任期。不过,段正玄的任期超过了两年,长达五年之久,恰逢李治重新掌权之际。大理寺卿这个职务十分特殊,权力太大了。这权力不是针对官吏的,而是针对底下的百姓。特别是涉及到富商的案子,油水特别大,因为大理寺卿拥有一票否决权,最终的判决都是由他来定夺。段正玄有没有收钱办事,宋真不知道,反正他从来都没有收过贿赂。毕竟,他是个不差钱的主。而薛正清恰恰就很缺钱,所以他没干到一年,便被李治安排到宣州(安徽宣城)做刺史。同样是从三品的官位,但是身份地位却低了很多。地方官始终比不上京官高贵。所以,薛正清此次前来,一是为了看望老朋友,二是看看宋真有没有办法,把他调回东都。哪怕是降职做个四品官员都好啊,在宣州人生地不熟的,平日里想找个人说说话都没有。刺史,“刺”即检核问事,属监察之职,不是省长,而是书记。平日里,刺史监督底下的明府工作,但是他不能指挥工作,他可以驱使的官员是长史司马。这就是为什么,当初赵明府未奏先斩,卢刺史会汗流浃背。凡是底下有一个官员犯了错,皇帝首先抓的就是你这个刺史。其实卢刺史当时也没有协助办案的义务,只是他害怕了,所以亲自监督办案。刺史可以很忙,也可以很闲,纯看你怎么当。薛正清就属于那种没事摆烂的人,但是这么做的话,容易出事,所以他非常不愿意当刺史。也不是说他懒,没人推他的话,就不愿意动的那种。宋真猜出了他的来意,但是这种事情他没有把握,毕竟涉及到从三品大臣的调任。他个人也是非常希望薛正清能回归的。“我想想办法吧。”薛正清神色一滞,他还没有说话呢,怎么宋真就看出了他的来意?从四品的官职,通常都是各部侍郎,或者九寺五监除了太常寺之外的各卿各监。“有点难度啊。”宋真心里叹了口气。既然有求于人,薛正清便开口做客,请宋真和狄仁杰来到平康坊小酌一杯。酒过三巡后,他走到柜台结账,却被告知。“主家有交代过,凡是宋郎来店,分文不收。”“???”薛正清愕然,他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个结果?吃饭娱乐不花钱,不就意味着,宋真可以在平康坊里无限白嫖?他突然意识到,才一年不见,自己跟宋真已经不再是一个阶层。宋守正如今贵为大唐雷国公,传闻中更是陛下的膝下宠臣。自身能文能武,与文官武将的相处十分和谐。薛正清沉默的低下头,强颜欢笑的转身离开。刚才宋真之所以没有阻拦,他早就想到平康坊是不会收这一桌钱的。既然人家来到东都,自然是要尽地主之谊,不可能让他出钱的。薛正清来到包间门口,双手扶脸,矫正一下自己的表情,这才推开门进去。“吃饱喝足了吧?走,带我去重游大理寺吧。”他在大理寺工作了二十年,早已对那里有了深厚的感情。做了两年的大理寺主簿,然后做了十九年的大理寺丞,最后一飞冲天当了一年的大理寺卿。他是直接跳过了大理寺正和少卿这两个职务。成名得越早,失去得越痛,如今的薛正清无比怀念当初。“宋寺卿,好。”“狄少卿,好。”路过的一个个大理寺官吏见了面,纷纷行礼,尽管二人此时并没有穿官服。宋真和狄仁杰微笑的回礼,薛正清走着走着,忽然觉得自己不应该来这里。是啊,大理寺与他再无瓜葛,他如今是宣州刺史,何必再重回故地呢?他游了一阵,便没了兴致,说着要回去了。宋真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出只言片语。薛正清借宿在阎府,他不好意思住在宋府和狄府,尽管他们热情的邀请过。一晚上,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不再麻烦宋真了。既然被安排到宣州做刺史,那是陛下的旨意,便随遇而安吧。尽管他的内心有点不甘,但是,这就是他要走的路啊。转念一想,倘若没有遇到宋真和狄仁杰,他一个毫无背景的寒门,自己此生真的有机会从六品小官直升三品大臣吗?怕是会跟绝大多数人一样,永无出头之日,从此泯然众人矣吧?他的平步青云,都是这两个好兄弟给的,他确实不好意思再索取太多。只是这份天大的恩情“老薛,你要回去了吗?”“嗯。感谢你们这几天的招待。”“一路顺风。”宋真点头,最后跟他拥抱一下。宋真没有强留,也没有劝诫,这是属于薛正清的路,该由他自己决定该怎么走。如果他继续坚持要回来东都工作,宋真也会全力帮忙的。不过,既然他放下了执念,那便算了吧。宋真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从不为别人做决定。如果是好兄弟需要他帮忙,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守正,好好干。”末了,薛正清嘱咐一句,他不由得想起了历届大理寺卿的悲惨命运。他释怀的笑了笑,好像不是那么灵验嘛。“我不也没事?哈哈。”在他身上都没有发生悲剧,那么守正这么会察言观色,一定会没事的。宋真拿出笛子,吹起了当初在汴州送别薛正清的曲子。《再重逢》薛正清的马车渐渐远去,只留下两道孤独的车辙,坐在里面的人,情不自禁的哽咽。此次一别,下次相见,不知何夕。过去的经历一幕幕在薛正清的眼前划过,逐渐被打上了马赛克,逐渐模糊了他的双眸。谁也不知道,三人再次把酒言欢,在二十年后。薛正清做了宋真儿子和狄仁杰儿子的上司,成为了两个年轻人仕途的引路者。他做着阎立本对狄仁杰做的事,教会两个年轻人许多为官之道,并且矫正了他们的狂妄自大。由于当时宋真和狄仁杰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二人组,他们的儿子整天生活在阿谀奉承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两个做爹的教不了,那就由他这个做叔的好好上一课!算是从另一种途径还了他们的恩情吧。日子不咸不淡的过着,转眼便来到了麟德元年(663年)。卢杨最终还是离开了,他死在了与宋真初次见面的那一天。公元663年11月15日。宋真和狄仁杰特意请了丧假,卢杨算是他们的恩师。在大唐,尊师重道,恩师仙逝是可以有三天假期的。“节哀。”宋真穿着白衣,他拿着一束白菊,轻轻的放在灵堂门口。卢杨的儿女们哭得昏天暗地,而卢淮眼里却没有一滴泪水,他表现得很平静。崔秋芳双目失神的望着灵堂中摆放的灵柩。她的弟弟崔秋华带着九个女儿和女婿一起过来祭拜,唯独缺少了崔梦竹。因为宋真的关系,此次过来祭拜的官吏和士族络绎不绝。卢杨或许到死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葬礼上竟然来了这么多人吧?崔秋芳擦擦眼泪,她勉强的扬起一抹笑容询问宋真。≈34;念真没来吗?≈34;“她,怀孕了,不方便过来,请见谅。”“抱歉,我最近一直在照顾老头子,没有关注。”古代有个忌讳,孕妇是不能参加丧礼的,新人不见故人。有种说法是,人死了灵魂飘荡,而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尚未出世,还介于阴阳之间,可能死人的灵魂就可能会进入胎儿身上。科学的解释是,人太多,空气浑浊,细菌滋生,胎儿脆弱,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造成不堪的后果。一边是生,一边是死,令人唏嘘。崔秋芳眨眨眼,不让眼泪留下来,她哽咽的说:“守正,恭喜你了。”结婚三年才有孩子,确实配得上这句恭喜。宋真只是淡淡的点点头,这个场合,不宜说太多话。“青竹(卢杨的字)临终前清醒了一下,他说,他想听你吹那首曲子。我立即让大郎去大理寺和神武府找你,可是你都不在。”“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宋真当时在宫里,李治找他商量国事。他叹了口气,自我安慰道,算了,都过去了。“既然姑丈想听,那我便在这里吹吧,可否?”“如果可以的话,那便是最好的。”宋真走到灵柩旁边,看着棺内静静躺着的故人,犹如相逢时,他的表情也是这般凝重,眉头紧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