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后的微信PPT内容换成了简单的背景色,新闻发布会现场也变成了各国记者集体采访节目现场。
傅桃带着工作人员搬来桌椅,罗辉微笑着落座:“抱歉,由于本人工作繁忙,无法单独抽出时间接受某个媒体的采访。”
“只能安排集体采访。”
“让我们开始吧!”
“那家媒体进场时拿到了1号提问票,请提问。”
来的媒体太多了。
如果每家媒体问一个问题,采访节目搞不好会折腾一天一夜。
所以,傅桃很有创造性地制作了抽奖箱,让参加节目的媒体抽奖提问。
只有五十次提问机会。
没有中奖的媒体……抱歉了。
下次一定!
“罗总您好,我是财经报的记者,我叫罗菲。”
“很荣幸,我抽到了1号提问票。”
“……”
起身提问的是个干练的女记者,接过话筒后兴奋地说个不停,不断炫耀着自己的好运气,顺便介绍所谓的财经报到底什么来头。
其实是个国内不知名媒体。
至少罗辉没听说过。
直到其他记者纷纷怒目相视,那个叫罗菲的干练女记者才进入正题:“我的问题是,微信获得如此庞大的融资,您打算如何运用这笔庞大的巨款?”
呵!
罗辉勾起嘴角:“罗女士,我想确定一下,您是财经媒体的记者?”
“为什么提问这么不专业呢?”
“如果我是你的老板,肯定会马上辞退你,一秒钟都不能忍。”
“不过,不重要了。”
“两轮融资,再加上天使轮投资,微信获得的融资超过了两千亿。”
“对普通人而言的确是笔巨款。”
“对一家志在全球市场的互联网企业而言,这笔融资根本干不了什么。”
“所以,我们才会有上市计划,准备募集更多的资金,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资金的具体去向……抱歉,这是商业机密,无可奉告。”
台下的记者纷纷露出会心的笑容。
既是对罗辉的理解,也是替自己感到不值。
什么狗屎财经记者吗?
直钩能钓到大鱼吗?
好歹绕个弯子,问得更具体一点,才能旁敲侧击地打听到微信的发展方向。
现在好了。
最宝贵的机会让伱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