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却不想因此减弱对微信国际版的掌控力。
虽然副总裁和分公司总经理都是聘请的本地土著,他还是暗搓搓地把中高层管理岗位都留给了内地员工。
所谓的副总裁、分公司总经理,在这种结构的管理模式下其实就是个花瓶。
主要用于沟通本地和国际势力,真正的管理大权都捏在内地人身上。
可惜。
微信内部人才储备不够,按照这种模式扩张下去,很快国内的普通文员都要调出去充当中高层管理人员。
这不合时。
简直是拿企业开玩笑。
所以,必须尽快补充一批有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分派到海外分公司适应一段时间。
熟悉熟悉海外的办公环境,然后在微信国际版下次扩张的时候直接攫升为中高层管理人员。
这种事不能公布出去。
只能在四个创始人之间内部商议。
“我就说嘛,一次性招这么多人干嘛,原来是有私心啊!不过,我喜欢!”
“罗总深谋远虑,我觉得这么干很靠谱。那咱就别客气了,我继续去杭城挖人,毕竟那个地头我比较熟悉。”
田春和吴洋无条件支持。
阮峰却皱起眉头发愁道:“罗总、老吴、小田,我认为咱们现在的问题不只是扩充人手这么简单。”
“关键得有企业愿景。”
“按照现在的速度扩张下去,我们的员工很快会突破万人规模。”
“事实上,据我了解,现在仅微信旗下的员工已经超过两千名了。”
“管理这么庞大的企业,单纯的用内外有别这种方式其实很难搞。”
“人性经不起试探。”
“尤其是在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的扩张期,更容易出现些内部管理问题。”
“我们得找到一个值得所有人都为之奋斗终生的理念或企业愿景,把绝大多数员工都团结到一起,才能避免贪腐和浪费等管理弊端。”
“……”
企业愿景。
企业文化。
这种事罗辉当然理解。
这种看起来非常务虚的东西,其实是企业的根本战斗力。
只是,企业刚刚发展起来就搞这种务虚的东西,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听着阮峰的意见,罗辉不禁思索起来。
好像可以搞。
同时,还得搞一套内部财务系统,把财务收支内容都编入其中。
最好用上自动报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