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齐心协力,帮农民兄弟把日子过好一点,也算对得起组织的信任了。”
“……”
有老何出面支持,桃源计划顺利过关,进入执行阶段。
散会后罗辉直接带着傅桃和五个隶属于TT总部的新品中层管理人员,驾车开始考察该项目的投资地点。
钱有点少。
听起来每个项目点可以投八个亿,好像很大一笔钱的样子。
实际上,真正按照网红旅游项目的规格去打造桃源项目,八个亿也就够投一个村。
镇都不敢投。
罗辉的格言是“要嘛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洒胡椒面的面子工程坚决不搞。
所以,对上车带路的白银区BOSS解释得很清楚:“狄叔,咱最好找个小一点的自然村,八个亿砸下去能天翻地覆的那种。”
“千万别找大的。”
“地盘大,人口规模大,需要的资金也大。”
“我怕八个亿砸下去什么都干不了。”
白银区靠着黄河。
水资源充沛,再加上有没落的矿区支撑,在三县两区里属于小日子过的比较滋润的那个。
乡村建设也普遍高其他四个小兄弟一头,看上去有几分小康水平的模样。
主要还是距离金城近。
沿河农民随便种点蔬菜、稻米什么的可以脱贫致富。
老狄对桃源计划也并不上心,只是碍于大税源的面子,不得不亲自陪同考察。
更乐意顺水推舟:“小罗同志,项目投资方向我替你考虑好了,就四龙镇的几个村子里挑个吧。”
“嗯,四龙镇我听过大概有一万人,好像山里没矿,人都住在河边?”
“命不好,那么大的山里除了石头啥都没有。草皮也不多,羊群都不大。”
“听说水稻很好吃?”
“烂河滩里庄稼长势好。水稻品质跟东北有得一拼,就是机械化程度不够,年轻人都出门打工了,也不晓得买点机械设备好好种地。”
“您是县太爷,高高在上的考虑的都是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可是,您有没有考虑过,年轻人为啥宁可跑出去打工也不种地?”
“罗总心里有气啊!”
“当然有气,一斤精米收购价才一块钱,谁种谁傻X!”
“咦,你家也是农民?”
“我家有地,却没种过,不划算,送给别人种了。只要他们帮忙交公粮就行。”
“区里也考虑过搞个黄河稻米品牌,可是……咱的产量不允许啊。就巴掌大点地方能种稻米,算上河对岸的靖远,年产稻米也不超过八千吨,搞不起品牌。”
“去看看吧。”
罗辉大致有了思路,索性不再啰嗦,扭头看着窗外的风景,琢磨着是不是该搞个稻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