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弟,这成祖是咋回事儿!”老朱看向李清,打算问个究竟。
那老朱当然就不客气了,只要你像咱得标儿,那你就是好大孙!
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两个。
若是李世民在这儿,一定会闷着笑,因为贤弟一旦把话说一半,并且还大肆夸奖,那就说明这人绝对不是什么好货。
朱高炽心里一惊,惴惴不安地看着上面那令他印象深刻的皇爷爷,还有那好久不见的大伯朱标。
最主要的是,李清曾经夸奖朱高炽,说他和朱标很像。
朱家父子三人立刻就来了兴趣:“不是这些,那是什么?”
老朱的眼神儿也不对了,明成祖?好小子,你这祖是什么意思?
他不善的目光看向朱棣,等待着他给自己一个解释。
“别问了,嘉靖不是他们两个。”李清笑呵呵地说道:“嘉靖叫朱厚熜,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堂弟。”
刚刚朱标喂他的那颗,吃完了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十六岁。
“战争的基石是地理,而东亚的地理决定了北方牧区拥有南方所没有的低成本产马地,与农耕区的稳定生产力一结合,就会诞生强大的军队。谁掌握了农牧交界区,谁就掌握了武德高地。长城就是区隔农区和牧区的界限,不能以华北为基石,控制长城的农耕政权,根本没有国家安全可言。”
“父皇春秋鼎盛,儿臣岂敢僭越!”朱高炽被这么一吓,立刻跪在地上。
“所以就算南方发生叛乱,也会被北方的武力所镇压;从历史经验上看,就算到了十九世纪,也就是五百年后,骑兵仍然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李清最后下着定义:“所以说,老四把北平作为首都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最能够证明他正确的理由可不是以上那些。”
现在后代竟然给自己贴上这么一个堪称“大逆不道”的庙号,你让朱棣怎么冷静?
倒不是做场面,他心里倒也挺有自己的弟弟的。
“嗨,这事儿还要提到一个人……”李清看老朱有点恍惚,于是对他说道:“就是那个宗室写奏折骂他想去凤阳端铁饭碗的那一位。”
“孙儿朱高炽,见过叔爷!”
一个胖乎乎的,另一个像个瘦猴儿。
朱老四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朱高炽,但同时又有些怀疑。
可以看出,一般来说,“祖”都是开国皇帝,少数的几个是另起炉灶的。现在你朱老四上个“成祖”庙号,咋地,意思咱大明装不下你了?
但同时朱棣也是无辜的,从他的所作所为,还有《奉天靖难记》的记载来看,朱棣这一生无疑是在把自己向“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正统继承人上来靠。无论是抹黑朱标也好,编故事说自己比朱标受宠也好,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证明自己是朱元璋的正统继承人。
“他确实得吃,在历史上,朱高炽即位后仅仅十个月,便驾崩了。”
“起来吧,初次见面也没什么礼物,把这个吃了。”李清摸出一颗大药丸子,递到了朱高炽的手上。
“孙臣朱高炽,见过皇爷爷!”
“诶,不用。”李清摆摆手,表示举手之劳。
老头儿的观点朴实极了,标准的偏心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