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万册,我们再次打破了由自己持有的记录,把这个标准往上抬高了十二万。”
鲁博的神情也是不可思议,他知道李斯科现在在书籍市场比较受欢迎,可是万万没想到居然这么火爆,新书小王子直接成为全美国首日销量最高的作品。
“那还不错,出乎我的意料。”
李斯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十分意外,在他的预料中,首日顶多能卖六十多万,没想到多了二十万册。
“兰登书屋做了调查,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你在艾伦秀上面的表现,大家都想看一看你的新书,在加上之前作品的口碑,购买人群大多都是父母,很多人都把这本书当成圣诞礼物,相信这次圣诞节,把你新书当成圣诞礼物的人,会远远超过往年的电子产品。”
李斯科不可置否,他看中的不是自己新书能给自己带来多少财富,就拿前世最有钱的作家JK罗琳来说,她所有的资产也超不过目前自己投资公司的百分之十,钱财现在对自己来说,不过是一串数字。
对他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庞大粉丝人群,以及增加的知名度。
听到李斯科沉默,鲁博欲言又止,最后咬了咬牙,还是开口了。
“我一直没有跟你提起这个事情,就是怕你看不开,李,我们已经是很多年的朋友了,相信这个时间还会继续维持着,在我眼里,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才华的作家,没有一个人能与你相比。”
顿了顿,鲁博继续开口说了下去。
“十月份的时候,我们没有收到诺贝尔的提名,我知道你很沮丧,可是你还年轻,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你还有大把的时光,这个荣誉总有一天会是你的,一个创作者最有灵感的时候,是三十岁到四十五岁的时候,按照这个说法来看,你还没到自己的巅峰。”
“我觉得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奠基自己在学界的地位,诺贝尔就在那里,很快就会对你敞开大门,如果你很早就得到了,岂不是没什么人生目标了么?”
说完,鲁博就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李斯科的回答,这些话他从十月份就一直憋在心里,就是生怕李斯科想不开,日常中拨打电话的次数也增多了,每次都刻意的避讳诺贝尔的事情。
今年的诺贝尔晚宴已经在前些日子的十号,结束了,很多美国的学报社都用了惜败这个词汇,来描绘李斯科的落败。
本来按照诺贝尔的标准,是不对外公布进入大名单的作家名字的,但这个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只要是奖项,只要是由人评选的,就做不到绝对的公正。
每个评委都有自己的社交圈,总有抹不开面子的人询问,或多或少还是有消息传了出来,具体情况是由李斯科的导师传出来的。
这次的评选,李斯科是和挪威作家凯麦基不相上下的,只是凯麦基确实近些年的作品很出色,学素养很高,评委也在这两个人中间摇摆不定。
第一次评选,两个人平票,评委会主席再次评选了一次,李斯科以三票之差的数量落败了。
导师也有过分析,觉得问题就出现在李斯科的年龄上面,还真的没有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得到过这个奖项,诺贝尔毕竟是世界最顶级的学奖项,很多评委的意见都是再观望一下李斯科的表现。
就这样,李斯科今年就跟这个奖项失之交臂。
要说李斯科心里没有波澜,那肯定是假的,毕竟这个是学界的最高奖项,是每一个作家都在追求的目标。
他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有过愤慨,有过抱怨,不过随着两个月过去了,现在他已经看开了。
是啊,自己还年轻,如果很容易就得到了这个,人生真的会没有目标的。
李斯科觉得以自己咸鱼的性格,如果今年得到了诺贝尔,很可能会就此封笔,因为没有追求了。
至于小王子,这本书无论在哪个世界,都能称得上是经典著作,相信时间会给它相应的地位。
也许在几年之后,大家都会认为,今年的这本书没有得到诺贝尔,是这个奖项的损失。
462。圣诞节后的计划
虽然小王子没有得到诺贝尔,但是在兰登书屋的操作下,还是得到了很多别的奖项,大大小小的学奖刷了一大堆,李斯科根本都没兴趣出席,直接让鲁博代领。
“好了,我已经看开了,诺贝尔也不是必要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切都随缘分吧,不用担心我,我很好。”
“真的?”
鲁博虽然听到李斯科的声音正常,但还是免不了有些担心,有才华的人都是孤僻的,谁也搞不清楚他们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他身处于经纪人的圈子,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了,之前就听别的经纪人有过闲聊。
有个才华横溢的新人作家,在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之后,就觉得自己有些商业化了,不是他的追求,放弃了作家的职业,改行去做别的行业了,还有的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之后,觉得人生没有意义,采取了对艺术最高的致敬,自杀。
从古至今,自杀的作家不在少数,日本的太宰治和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前世华国的海子顾城,海明威,茨威格,莫泊桑,这几乎成了人们的传统,在他们觉得现实不自由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念头。
而作家自杀情况最普遍的是日本,他们认为死是生之延续,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修身律己的行为。
虽然平日里李斯科是个很和善,幽默的人,但鲁博也担心他会一时走入岔路口,沉沦进去。
“当然,我最近在准备圣诞节,每天还锻炼身体,跟牛仔们比赛骑马,你不知道有多快乐。”
李斯科有些哭笑不得,他当然不知道鲁博在心里怀疑自己会自杀,要是知道了,指定更加觉得荒诞。
经历过一次穿越,没有人比他更爱惜自己的生命,再加上现在自己的生活是前世梦寐以求的,怎么会放弃掉这些东西,去寻求什么艺术。
更何况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情,他固然是一个学爱好者,但也没沉迷到这种程度,而且目前出版的书籍都是自己从脑海中搬运的,他只是一个中转站。自己有家庭,有朋友,有太多割舍不下的东西,怎么会放弃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