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回忆,脑海中飞速运转,好像破开迷雾,越来越清晰。
“《麦田》?”
汪開试探的开口,盯着对方的表情。
李斯科有些诧异,他还想到在华国还能被人认出来,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我就说看着有点眼熟,我很喜欢看您的书,新书《小王子》我也托人很及时的买到了,只是全是英文版,看起来有点吃力。”
汪開的情绪顿时热情了起来,称呼也从你变成了尊称您。
这不是作伪的,汪開本身就有点文艺情节,是一个自身的文学爱好者,之前偶尔在图书馆看到了《血路》,就对李斯科的文笔吸引了,成了他忠实的簇拥。
后面李斯科每出一本,他就立刻买回来观看,也发现李斯科的文笔也也越来越成熟。
“我经纪人还没跟国内谈好出版事项,可能过段时间就能看到华文版的了。”
李斯科也很欣喜,有一个后世出名的明星是自己的书迷,那种感觉还是很舒服的。
“我只是听说张黎有一个外国男朋友,实在是没想到是您,能有机会看到自己喜欢的作家,还是不虚此行的。”
汪開说着,就想翻找自己随身携带的书本,请李斯科帮忙签个名。
明星看到自己崇拜的人,也跟我们平常人一样。
这边的动静还是引起了别人的关注,在询问了汪開之后,李斯科作家的身份已经暴露给所有人的面前了,男生们看着李斯科的目光更加热切了,毕竟娱乐圈和文学圈的关系还是牵扯很深的,一个美国作家肯定是在好莱坞有点关系的。
作为想在影视这个行业深耕发展的众人,当然更加艳慕那个世界的影视制作中心,好莱坞。
女生们看着张黎的目光也跟着变得羡慕起来,一开始还知道觉得她找了个有钱的男朋友罢了,但是身份转变成文人,就有些不一样了。
行业也是有鄙视链的,文学家—制作人—导演—编剧—电影明星—电视剧明星—偶像剧明星—歌手。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知名度。
所有的知名度还是要看市场的反馈的,你能带给资本方更多的利益,就能收获更多的资源,这是什么潜规则都没用的。
这个是钱财说话的世界。
一行人攀谈了一会,感觉关系好像都回到了学校的时候,大家都热切了起来,也到了中午的饭点了,几人一辆车的往预定的饭点赶去。
屈青还是很有策划能力的,在张黎安排之后,就妥当的策划好了所有的流程,饭店选定的是一家私密性很好的餐厅,档次中等,不会让人觉得肉疼,也不会因为价格昂贵让人家觉得有些显摆。
进到一个大的包间,里面是一张圆的大桌子,表演系作为培养精英的地方,每届的学生都不多,在张黎这一届,总共有二十六位,加上李斯科,也就是二十七个人。
桌子的直径大概有六米,已经是这个饭店最大的包间了,每个人的用餐面积大概在50CM,虽然不是很宽松,但也不会显得很拥挤。
张黎被他们起哄着坐在主位上,毕竟是今天结账的主力,怎么都推脱不过去,所以就只能赢下了。
李斯科也陪着坐在旁边,大家都不是什么沉默寡言之人,经历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都变得圆滑了很多,所以气氛也不会写显得很沉闷。
所有人都忙活着互相倒茶水,李斯科仔细观察,发现有个男同学格外的活跃,在一群人中间,显得很出众。
478。唱歌
低头悄悄询问了下张黎。
“他啊,是我们班里最能说的人,叫苏茂洋。”
张黎抬头看了一下,回复了李斯科的问题,然后又一脸纳闷的看着他,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打听这个人。
“我想在国内投资一些影视方面的公司,所以要有个熟悉这个行业的人,我看你这个同学就很适合。”
李斯科也没掩饰自己的想法,正好也可以听一下张黎对这个人的评价。
张黎回忆了一下,苏茂洋之前的表现,虽然有段时间没有见面了,但是之前在学校也熟悉了好几年,似乎没有听说有什么不好的传闻。
“他人品还可以,你的投资我不了解,不过要是找他帮忙还是很可靠的。”
有了张黎这句评价,李斯科就放心多了,至于别的,还是需要适当的调查一下,而这个工作就要交由专业的人去做了。
李斯科想到这里,对着守在门口的查尔斯挥了挥手,示意过来一下。
得到李斯科的安排,查尔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了解了,这个工作要是在美国,就不需要再特意找人了,但因为身在华国,一个美国面孔有些太过于出众了,也没有什么渠道,只能委托给别人了。
查尔斯悄悄的用自己的手机把正在笑着攀谈的苏茂洋的照片拍摄了一下,然后就出门了。
李斯科挑选人也是有自己的标准的,首先这个人要在后世不太出名的,不然就有些坏了别人的前途,而苏茂洋,李斯科翻遍了自己的脑海中所以的记忆,也没发现有什么出名的作品,只是零星有几个男五男六的配角,从这里就能看出他在这个行业的天赋并不是很出众。
要是汪開,张翰等人,自己也不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