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还是对方有华尔街的背景,可以给公司美国上市提供帮助。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对于赴美上市还是很热衷的。
几乎是所有创业人梦寐以求的助力,所有公司的邮箱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封寻求投资的邮件。
车子很快在一栋大厦下停住了,李斯科整理下了衣服,自己是作为老板出席的,要是衣着不整,那就不太好看了。
张黎很淑女的挽住了他的臂弯,查尔斯在前面带头,朝着大厦里走去。
上了电梯,一路上升,到了三十层。
投资公司在这里租了一层楼,随着投资公司的增加,很快把下面那层楼也租下了,而且预计明年还要在租一层,来面对日益增多的业务。
到了前台,一个身着工装的前台小姐正在工作,查尔斯用英文说明了来意,立刻一个内部电话打到了公司老总的办公室。
“先生,很高心见到您。”
一个白人男子走了出来,身高跟李斯科基本差不多,年龄在三十多岁。
这个人李斯科是认识的,正是之前钱德勒的助理,也是钱德勒推荐他接管国内投资公司的。
他叫约翰,里瑟,跟钱德勒有着同样的性格,就是有着很好的执行力,但是开拓能力不足。
这正是李斯科喜欢的特点,至于开拓性,有自己的金手指就行了。
“看起来气色不错,在这里还算习惯吧?”
李斯科伸手跟他握住,带着微笑询问着。
“特别棒,这个国家真的是个奇迹,我觉得更像是15X的美国,发展迅速,有着人口优势和地理优势,以后绝对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的中心。”
里瑟对华国赞不绝口,之前没来这里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被发配了,情绪并不是很高涨,在钱德勒找他促膝长谈之后,才明白公司对这个市场的看重。
来到这里之后,亲身经历了迅速的发展,他才明白国内对华国的印象实在是有些偏见。
可能因为美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外加移民国家,国内普遍的爱国情绪并不是有多重,对于社会精英阶层更是如此。
所以里瑟毫不避讳的直言,他真的觉得按照华国现在的发展速度,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华国已经有了348亿网民了,而美国才21亿。
这个国家可是有着13亿人口的,所以这个数据增长的幅度可是比美国多很多。
李斯科听到里瑟的话语,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要是之前的里瑟,可是没有这种眼光的,看来在华国工作,增加了他很多见识,也开拓了眼光。
职位和经历是真的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影响,里瑟的这种影响是很正面的,李斯科觉得对方完全可以加点担子,承担更重要的工作,不过这些都是整合公司之后的事情了。
485。约翰里瑟
约翰里瑟在前面领路,带着几人先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先生。”
他从秘书手里接过两杯准备好的咖啡,递给了李斯科和张黎。
自从他被委派到华国,而且认识到华国在整个公司计划里的比重,就奋发图强,严格要求自己,几乎每天都是最后一位离开公司的,这种作息习惯在他这个职位来说,几乎是奇迹。
而且为了避免影响,他的秘书都是从华国本地聘请的男人,他很清楚的知道,对于自己这么一个从玫瑰贫民区走上来的人,需要注重的是什么,是这个别人来之不易的机会。
李斯科看着朴素的装修,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论是作秀还是如何,最起码约翰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
“好了,给我介绍下我们这家分公司吧。”
李斯科喝了口咖啡,对着约翰说着。他的时间还是很赶的。
“好的,”
约翰知道李斯科这次前来的目的,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了,伸手拉过办公室角落的白板,准备开始自己的介绍。
“目前我们公司有员工和管理阶层人员一百五十人,这里面大多都是财务人员,我们要负责对接被投资公司,派遣财务驻扎。”
“公司目前投资两百三十家公司,实现盈利的有七十家,亏损的有五十家,其余都是刚刚对接的业务,目前还在发展中。”
“公司持有的股份几乎全是互联网企业,是很多投资者的第一选择,排在华国投行的第一行列,跟青云投资,红杉资本,凯雷投资,长安资本是一个队列。”
“目前公司剩余资金三十亿,持有阿里,迅腾,JD,百度,美团,WY公司股份512不等,现在公司最重要的项目是一个叫磊军的互联网资深人士,他有意进入手机生产行业,公司的分析员认为这个项目很可能大爆,我们公司正在接洽,进度已经到了百分之七十,对方允许我们进入投资,但是持股要求不能超过20。”
国内投资公司一直都是由美国投资公司拨资金发展的,但是经过几年的经营,几乎已经能盈利了,时不时还能反馈下美国公司,这也得益于华国的互联网行业高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