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这本书几乎是李斯科从业以来写的第1本长篇巨作,所以他自然比较担忧这方面的事情。
李斯科当初出道以来就受到了兰登书屋的认可,第1年的时候就跟对方签订了几年的独家合同,合同主要的内容就是保证兰登书屋会在对方新书宣传的时候投入相当份额的资源以及配合程度。同时李斯科也需要做到自己的作品全部在合同期内放到对方的出版社进行出售。
这种合同几乎出版社会跟很多作家签订,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包揽了很多独有的资源,能够从多如牛毛般的作品中,选择出优秀的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来赚取利益,这也是保证对方地位在业界始终独占鳌头的主要原因。
但是当初签订合同的时候只签订了几年的期限,这也是李斯科为了摆脱对方限制的一个做法,哪怕自己的作品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和成就,也能够通过跳出合同来寻找另外的出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这本作品结束的时候跟蓝灯书签订的合同也到达了收尾的期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李斯科才生怕对方会在这本作品上做什么手脚,希望通过压迫的方式逼迫自己签下另外一份合同继续把主要销售的权限放到自己的出版社上面。
“这个你就放心吧,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整个作品的宣传计划以及资源安排,我始终会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同时对方也给我做出了相应的,保证没有人会跟金钱过不去的,明显你这本书带来的财富会是他们一整年都赚不到的利润,哪怕是想做出什么手脚来,也不会在这本书上打什么歪脑筋。”
1397。新传媒集团的现状
其实李斯科所担忧的问题,在鲁博看来完全都不是必要的事情,要知道资本家最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是利益,只要有利润存在,可以让他们做任何出卖灵魂的事情。
对于出版社来说也是如此,而且兰登书屋目前的规模已经很大了,负责各个部门的领导人,对于自己的业绩也是十分看重的,毕竟这代表着自己的能力以及年终奖的所在。
负责出版的部门跟负责维护客户的部门完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导人,所以对于负责出版的领导人来说,至于李斯科能不能跟出版社继续合作,完全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业务范围和职责。
他只需要把目前手头上李斯科递交过来的作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和资源的倾斜,榨干这份作品能够带来的所有利润和利益所在,让自己整个部门做出来的业绩,在整个其他部门排名中是名列前茅的,就已经达到了自己所要做到的能力和职责所在。
所以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和利益上来说,他完全不会因为李斯科合同期将至,会不会跟出版社续约而做出一些相应的阻拦,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可能那些小作家面临续约的时候,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对方一些压力,但是放到李斯科这种等级的作家身上,这种问题从来都不会出现的。
“那行,后续的问题你需要抓紧跟进一下,等这份作品完成之后我会继续休息一年左右的时间,等我休息够了,如果有别的灵感,会把新书的事情交给我们自己的出版社进行出版和发行的。”
李斯科整个人也显得有些意气风发,可以预见的是,尽管现在自己的新传媒集团在业界已经是二流企业了,但是距离那些一流企业还是有不少距离的。
这种跟别的企业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通过加大投资或者是扩大渠道就能够完成的,两者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底蕴上面,毕竟那些一流和顶尖的企业都是在业界已经打拼多年的,无论是影迷还是公众,对于这些企业的名字和做出的成绩都是耳熟能详的。
只有继续坚持着扩大投资,同时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让新传媒集团的名字在很多影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够通过时间的发酵,让两者之间的距离慢慢拉近,同时作为后学末进脱颖而出超越前者,成为李斯科商业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尽管现在传媒和媒体之间的企业给李斯科带来的利润还是比较低廉的,甚至连投资公司每年收获的利润的一半都达不到,但是要知道传媒类型的企业能够给人带来的帮助是掌握媒体的喉舌,甚至在很多事情上面都起到独特的作用,真正能给人带来的帮助,远远不是那些财富和金钱能够带来的提升。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斯科几乎平日里也是放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在新传媒集团上面,时刻也会关注对方的动态以及所有做出来的投资和路线。
现在的新传媒集团不光出版业务做得十分出色,靠着李斯科的名头招揽了很多的新锐作家,同时用比别的出版社更加优惠的分成模式,让很多作家在合约期到来之后,都会下意识的考虑对方的条件以及独特的优越性。
再加上很多作家同时抱着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出版社里出人头地,然后受到李斯科的看重,同时给予指导和一定在文坛中的照拂。
现在的李斯科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方大师了,如果能有对方的照扶,甚至三言两语的点拨,再甚至是在某个公众平台夸赞的一句话语,都能够瞬间让一个位于三流的作家直接跃升为二流上等的地位。
虽然文坛是一个依靠天赋的行业,但是某些时候有前辈的职业也能够让人走很多弯路,这个世界上怀才不遇,埋没起来的人才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那么幸运的机遇,能够被人慧眼识珠的发掘出自己本身的天赋来。
同时依靠着出版社以及目前手里所积攒出来的作家以及渠道,很多连锁书店也跟现在新传媒集团签订了合约和专有的渠道供货合同。
毕竟鲁博之前身为李斯科的经纪人的事情,在很多企业眼中都不是什么秘密,甚至就连新传媒集团的股份划分,只要有心查询也能够查询的清清楚楚。
对于一些连锁书店来说,能够有销售李斯科作品的机遇,或者什么时候能有幸要求对方来自己的书店进行一场签售活动,对于书店整个体量以及名望的提升都是十分巨大的,哪怕这个可能性微不足道,但是因为新传媒集团开出的优惠条件以及未来的这个可能性,都会让他们愿意跟对方达成一定的合作关系。
现在的新传媒集团依靠着出版社和独有的连锁书店的销售渠道,再加上目前收购的一些连锁书店,同时再加上北美以及各个国家的连锁院线,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巨无大好莱坞巨头的趋势,唯一有缺陷的就是影视制作公司比较匮乏,甚至目前局面已经形成了定局,如果想要破开这个定局,就是需要一些票房奇迹的影片在他们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手中被发掘出来。
当有了一个无比明亮的旗帜之后,那些依附在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才会照着光亮去追寻这个可能带来利润的前景。
而鲁博在这个新传媒集团形成的规模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劳苦功高,甚至可以说是鞠躬尽瘁,肝脑涂地,几乎每天都会发出很大的精力,放在目前公司的发展道路上面,同时也虚心学习,哪怕现在自己的年龄已经马上达到50岁了,但是面对一些专业的问题,依旧舍得下脸面向公司一些小年轻们请教。
因为他很清楚新传媒集团就是自己人生迈入新篇章的一个重要机遇,自己之前作为文学经纪人能够发挥出来的能力少之又少,毕竟李斯科的成就实在是太优秀了,让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经纪人的作用,甚至他本身这个经纪人也起不到很大的用处,很多机遇都是自己找上门来寻找李斯科的。
只有自己现在的工作才是完完全全把自己一生的能力全部得到了施展的平台,所以他无比珍惜和重视这次的工作过程。
1398。二皮脸
美国的新传媒集团发展的如火如荼,内的院线和媒体组织也是处于水深火热的发展历程中,苏茂洋在结束了剧组的拍摄任务之后,并没有立刻松懈下来,而是继续保持着每天早起赶赴固定地点打卡,同时关注后续工作和制作的过程。
对于他这个别具一格的影视投资和制作人,国师真的是感觉不厌其烦,毕竟有一个外行每天用一副渴望期待的眼神,始终关注着你的工作进度,相信谁都会有同样的情绪。
说起来国师这种经历真的仿佛回到了当年在电影场里工作的时间,自从自己拿下了第1个奖项之后,就再也没有遭受过类似的待遇了,原本他一直觉得制作电影是自己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甚至也能够说得上是阐述自己理想的一个过程。
可是经过苏茂洋这么一弄,让自己居然有一种打卡上班的感觉,这种经历真的是让已经迈入晚年的他感觉哭笑不得。
“行了行了,你不要每天都过来催促我了,我已经加快进度了,但是这部影片对于我来说也是10分重要的,所以我想尽可能的把它做得更优秀一些,要知道剪辑对于一个影片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如果出现什么差池,会让原本所有剧组工作人员的努力付之1空,甚至扭曲改变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含义以及可以获得的称赞和地位。”
要知道国师本人是没有抽烟和喝酒这个爱好的,当然是被苏茂洋这段时间整得甚至开始怀念起香烟的味道了,他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有些无可奈何的对着搬着凳子,像是一个学生一样的苏茂洋吐槽着自己这段时间积压的情绪和烦躁。
“我知道我知道,你看我也没有出声,只是想要参与到这个后期制作的过程中,说出去也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事情,毕竟能够跟国师您一起合作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我只是作为一个后学末进在这里瞻仰一下大师工作的过程。”
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苏茂洋依旧保持着一副二皮脸的样子,其实说真的他之所以保持住这么高精度的关注度,主要还是因为这部影片对于目前的影视制作公司来说,意义实在是太过于重大了,除了因为本身电影改编的是自己老板的作品以外,还因为影视制作公司在这部影片实在是投入了太多太多的资金。
如果这部影片没有取得一个很好的成就,苏茂洋觉得自己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脸面去面对李斯科的信任和看重了,要知道自己老板的作品,除了授予过几部给好莱坞那些顶尖的巨头公司起步之后,大部分都是攥在自己的手里的,而且也不是没有人上门想要改编对方的作品,但都被李斯科毫不犹豫的给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