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后面李斯科不断用更加优秀的作品来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一部作品又比之前另一部作品更加的出色,每一步的进步几乎都展露在公众的面前,所以大家才算是完全的认可和接纳了这个年少成名的天才作家,也正是这么多的经历以及所遭遇的攻击和讨论,才让李斯科在目前文坛中的地位变得十分的稳固,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太大的抨击和反驳。
能够有资格批评李斯科的作家前辈几乎都已经开始变得爱惜羽毛了,而且对于李斯科这个后辈也十分的欣赏,那些其他人又不够资格去评论李斯科的作品以及成就,毕竟自己本身取得的成就和辉煌,历史根本赶不上人家的皮毛。
正是因为有过这么多作品,一步一步把自己根基累积的十分的结实啊,所以李斯科在圈内几乎处于一骑绝尘且傲视群雄的状态,任何一个刚刚入行的作家,如果询问对方的目标以及崇拜的偶像是谁,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说出李斯科的名字,毕竟目前他在文坛所取得的成就几乎是每一个作家都梦寐以求的,不光完成了从作家到资本的跨越同时还拥有丰富的社会地位以及强大的依靠,甚至可以说整个国家以及世界文坛所有的奖项除了诺贝尔文学之外,几乎都已经被李斯科拿了个遍,从一开始兴致勃勃盛装出席亲自领奖,到现在几乎都要求组委会把奖金和奖杯通过邮寄的方式来传递到自己的住所。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的身上,自然会受到更多的抨击和议论,毕竟这种举动本身就是不太尊重这个奖项的。可是在李斯科身上这些理由完全不会出现和发生,因为可能有些奖项他已经连续蝉联了两届或者三届,对于这个奖项和奖品,而且现在几乎是组委会和评选人员,希望李斯科能够申报他们的文学奖项,因为只要有了李斯科的参与,能够让他们原本收获的关注和注意力变得更多,受众也变得更加的广阔,对于李斯科的参展自然是十分欢迎,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巴结的。
能够有一个机会跟这么一个人是有比较亲近或者是聊天接洽的机会,对于英国本土的作家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意外的状况,而且在他们印象中像这种年少成名的作家,本身就应该是十分持才傲物的,毕竟这种例子在他们圈内见的也不在少数,作家本身跟那些好莱坞的影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留给粉丝书迷以及公众的印象,永远是经过装饰和特别设计出来的,其实真正底下的本性如何,根本没有办法能够预料得到。
1586。第奥古·施罗德的纠结
,李斯科的美国生活
李斯科其实参加这个宴会本身是十分不适应的,因为好像在这个宴会厅里,大家讨论的话题都不是他所关心且熟悉的,而且似乎人们对于自己。作家本身这个职业并不是那么的认真,反而对于自己资产以及一些在美国分部的产业布局比较感兴趣,那些人都纷纷围绕在李斯科想要打探的目的是想询问一下对方的产业,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够插一手进去的可能性。
而且跟这些老狐狸进行聊天和沟通的时候,需要提起12分的防备,因为一不小心你就可能中了对方言语上面的圈套,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原本的秘密以及机密给透露了出去,别人能够从这些机密上寻找到很多的破绽,进行对于你产业的打击,或者是完成自己内心的企图。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问题,所以李斯科一般在外面进行这种宴会参加的时候都是抱着谨言慎行的态度,能不开口的时候尽量保持着沉默的姿态,而且对于别人询问的话题一般也会在脑海中简单的思考个三五秒,确定没什么危机之后才会真正的从口中吐出。
这种沟通和交涉不光让李斯科感觉身心俱疲,而且几乎要时刻的都要紧绷自己的神经,生怕有什么疏忽或者是做错的地方,就是因为如此,李斯科面对这种宴会一般就是能逃避就逃避,尽可能的不去掺合,甚至有可能一般都是以一副冷峻不太善于社交的姿态来面对大家。
相比较之下跟这些老狐狸进行沟通和社交,李斯科更喜欢跟这些可能稍微纯粹那么一丁点的作家们进行交流,而且一旦集合到这个群体中,感觉自己好像有很多话题可以共同讨论,比如说啊一些文学的表达手法以及写作方式又或者是哪种体裁,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可以试探性的进行试验一番,又或者是自己对于文学以及一些事情,有没有什么比较独特的认知可以讲出来跟大家分享分享。
一方面因为文学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比较深色且不那么容易被掌握,另外一方面作家本身还是有一些纯粹的,他们除了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以及对于世界的思考之外,好像并没有太多其他的利己思想。
通过这种交流也能够了解到目前世界文坛很多的动态,毕竟李斯科总是把自己一个人封闭在牧场里,对于外界的消息的来源和得知还是接收的比较缓慢的,大多数只能依靠别人或者师兄弟们的传播才能够了解一些,已经稍微有些过时,并不是那么的时效的新闻。
比如说现在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这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有哪些人真正闯入到了后面的大名单?目前到底哪一位作家占据一定的优势,以及作为今年诺贝尔评奖协会到底有哪些评奖人有权利决定到底是谁拿到这个奖项?
对于李斯科来说这些消息还是比较新奇且有趣的,而且从这些交流中也能够获取到很多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比如说大家都普遍认为目前里斯科几次对着诺贝尔文学奖发动冲击都是折戟沉沙,如果这一方继续保持住这种状态的话,很可能会真正收获了一群怀疑对方公正以及权威性的作家群体们。
毕竟谁也不希望这么一个文学殿堂最高的荣誉,是依靠一个人的资历以及年龄来判断是否具备获取这个奖项的标准,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依靠着才华,
毕竟李斯科可能在这件事情上稍微占据一定的优势,因为年龄的问题可以算得上是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青年作家,但是早晚有一天他们也会遇到同样的境地,谁也不想李斯科身上发生的事情,在自己的身上再一次重复。
在这个事情上面,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是站在同一个角度和方向的,而且几乎大家已经团结成了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合体,哪怕就是一个三流作家面对这种事情,也会毫不犹豫的标明自己的立场,然后跟随着前辈们一起对于这个奖项发出抨击和质问,他也觉得自己肯定有一天也能够获取这个奖项,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身为一个文人就是需要有这种骄傲和勇气,而且觉得自己不弱于人的自信心,如果没有了这些之后,那么一个作家笔下也不会写出什么比较优秀的作品,已经为他已经失去了用作品和才华跟别人争锋的锐气和勇敢。
李斯科一边端着自己的酒杯,一边大多数时间都充当一个听者,听着这些人不断的分享和交流着这些消息和新闻,他也觉得十分的有趣,甚至感觉自己并没有那么的落后了,时不时也为一些作家抛出来的写作以及文学上面的笑话逗得哈哈大笑,整个人在这群人面前也是放松了姿态,让自己以一个最舒适的状态融入到这种氛围中。
尽管李斯科并没有太多想要倾诉的**,uu看书但是这些作家也不会忘记在这个交流圈子地位以及全市最高的他,时不时也会询问一下对方的意见和观点,也尽可能的在言语上面对着李斯科保持着尊敬和崇拜的语气。
正当李斯科跟这群人聊的十分开心的时候,第1个被他找上的作家第奥古施罗德看着李斯科谈笑风生以及一副和尚的态度,有些纠结的站在原地,不住的撵着自己的脚底,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样开口讲述和请求对方比较好。
我看着时间1分一秒的过去,第奥古施罗德觉得如果眼下不再开口的话,可能自己就没有再好合适的机会了,虽然两个人已经交换了联系方式和电话号码,但是如果这件事情耽搁和拖延的太久了,可能对方已经从记忆里把自己这个角色和人给忘记了,到时候再去攀附关系已经是比较落后和晚的时机了。
“李斯科先生?能暂时的请您移步一下么,我有点别的事情想要请教,”
鼓足了勇气之后,第奥古施罗德一边小声地靠近了李斯科,把自己的请求说了出来,一边朝着周边还在高谈阔论的同仁们报以抱歉的微笑,毕竟本身大家都在进行同样一件事情,可是自己依靠着李斯科对自己的欣赏暂时性的抄了近道,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容易触犯众怒的行为。
请记住本书域名:。顶点小说网手机版网址:
1587。请求
李斯科看到对方似乎有什么事情跟自己交流,当即也是跟着对方的身后来到了一个比较安静和人少的角落。
“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么?”
其实在接到对方邀请的时候,在李斯科脑海中出现的第1个想法就是对方说不定是遇到了什么难题,想要寻求自己的帮助,毕竟这种事情在其他时候他也经常遇到,所以对于李斯科来说,这种事情已经不是比较稀奇的了。
再者来说,自己对于这位作家的作品以及对方的才华还是比较欣赏的,如果是一些不是那么麻烦的事情,再者来说自己也有帮上忙的地方,他还是不会吝啬自己的援助之手的,但是如果这件事情确实难以解决的话,他就只能遗憾的说声抱歉了,毕竟欣赏是一方面,但是如果还没有欣赏到可以为对方的事情付出很大代价的地步。
第奥古·施罗德在停下脚步之后也是经过了一番的挣扎,毕竟这种事情他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去讨论的,如果对方接受了帮助自己的事情还好,如果对方拒绝了,那么自己接下来可能没有什么脸面再继续跟李斯科进行一些别的事情上的交流了,刚刚地接出来,良好的谈话友谊也会随着这件事情的出现而彻底告终。
但是眼下自己确实是没有什么比较合适的办法了,如果寻求不到李斯科的看法和帮助的话,可以说接下来自己在这个职业上面的道路已经面临着断裂的可能性。
“李斯克先生不知道您名下的那间出版社是否有签约新人作家的打算,不瞒您说我在英国本土得罪了他们这里的一个出版界的大亨级别人物,主要是因为对方想拿我的作品进行改编修整,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如果我答应了对方的话,可能我的作品就会被修改的面目全非,至于利益上面的分割,我倒不是太过于在乎,但是对于我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我还是比较坚守的。”
说起这件事情来,第奥古·施罗德还是感觉有些羞愧和难以启齿的,毕竟看起来自己跟李斯科两个人的年纪并没有差别有很大,甚至好像还自己略微的年长一些,但是论起在文学的地位以及取得的成就相比较的话,自己跟对方真的是差距太大太大,甚至可以说是拍马都不太相及的地步。
在对方在世界文坛叱咤风云的时候,自己不光在文坛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甚至还因为自己的愚蠢和比较生疏的操作,导致自己现在处于这么一个尴尬的境地。对方那位被自己得罪了的出版界大亨已经放出话来,可以说现在在自己的作品在整个英国境内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出版的途径,虽然自己的作品一些文学上面的价值还是比较出色的,但说实话销量并不是太过于经典。
为了这么一点微乎其微的利润,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会冒着这个风险去得罪另外一个行业中的大亨级别的人物。
毕竟人们也是有着自己精确的判断力的,为了一个无名小卒去得罪这么一个之后有可能合作甚至带来利润的大亨,完全是没什么太大必要的事情。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的第奥古·施罗德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一方面他的第1本作品在业界广受关注,人们对于他物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还是无比赞同和认可的,但是因为第2本书迟迟没有办法发布,所以名气一直处于衰落的状态,如果再继续保持这种情况,可能自己下一本书又是从一个完全新人的状态出发,毕竟一个没有任何名气可言的作家跟新人作家没有任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