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是人言可畏,皇上不过反应稍慢些,有心人便会猜忌传谣了。可见这些大事上,是半点马虎不得的。”
听出来元岫意有所指,朱慎尧含笑点头道:“这是自然。朕今儿早朝便宣布大赦天下,京城内外设立施粥棚,这些都是我们女儿的。只是我一人想到的有限,阿岫若有想法,大可安排。”
元岫摇摇头:“这些便够了,再多恐折了寿……皇后生产,论理朝廷命妇当入宫陪侍。我不喜那般繁琐,却也不想叫人看清了公主。是以改成入宫拜见。我匆匆见过便罢了。母亲也当来的,但你知道,她口舌上总有不足之处。”
宫中规矩森严,各项事宜都有严格缜密的流程。该有的还是要有的。
朱慎尧心疼于元岫生产还要劳神费心,能做的也就事无巨细的安排下去。叫元岫少操心。
朝廷命妇从王妃开始,一品诰命次之排序下去,分批次带着贺礼入宫觐见。元岫一般一批人里只叫一两个进寝殿稍作交谈,其余的留在前殿喝一盏茶便罢了。
元岫恢复的不错,又有最好的药滋养着,气色倒是一日赛一日的好。
第58章取名伯阳
◎哎嘿◎
命妇按照品级、位份分批次入宫送贺礼和请安,其中自然少不了身为皇后生母的元母。
元母眼下身边一个女儿也没了,出门时,从前恨不得跟在她身后巴结的人也少了。再愚蠢的人也知道事态不能继续下去。
是以重新有了恩典进宫见刚刚生产的元岫,她也总算懂得了什么叫做谨小慎微,埋头跟着一言不发。
倒是引着她入宫的小太监沿路都不住的回头看一眼。
伦理说,皇后生产后,除了皇后本人,最风光的就莫过于娘家生母了。但凡这母女二人关系亲近些,怀孕时便入宫陪侍,生产后跟着侍奉,只要皇后不提将人送回,那就能长久留在宫中,就跟半个太后差不多,那是何等风光无两。
这不仅仅是自身风光的问题,而是背后整个元家都能沾光。皇后身边迎来送往的命妇何其多,随便攀谈些关系,不论是丈夫、儿子的官路,还是子女婚事不都是手拿把掐?
偏偏这位就眼皮子浅,没怀孕时候就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眼药。叫皇后听了腌心,也耽搁了母女情分。现如今哪怕入宫也是不尴不尬的看一眼,还没平日与皇后交好之人有牌面。
“日前钦天监说小公主乃祥瑞降世,吉祥如意。这京城上下无人不想瞻仰小公主的福气。论理该留国公夫人小住些时日的,不过这祥瑞接触要有度。打小公主坐胎就在身侧的还好,之前不在的,贸然过去的怕是压不住福。也容易冲撞了小公主。是以钦天监嘱咐宫中不宜久留外人。国公夫人是皇后娘娘的生身母亲,骨肉至亲,想来不会多想,误会了娘娘一番孝心。”
太监的一番话合情合理,挑不出一点错儿来。
可纵使说的再合理,也免不了不会让元母久留这一事实。
莫说是皇后生母,就是妃嫔小主也不见得有这种事。
可元母哪里还有胆子反驳,不尴不尬的应了一声,这才被太监引入坤宁宫,匆匆见了元岫和小公主一眼。
元岫再次之前见过几波人,精神有些不济,偏偏小公主同在腹中一般,半点歇息不得,总要有人抱着来来回回的走才安生不哭闹。虽然一日里基本都在睡,却十分敏锐的感知到抱着的人不走了,一个不乐意便哭得脸紫涨,叫人半点办法也没有。
好容易谁睡熟了,元岫才终于有空将孩子抱在自己怀里瞧一会儿。
“娘娘,国公夫人来了。”
元岫目光从女儿身上抬起,看向被引进来的妇人。元母要行礼,又被晚秋匆匆拦住。
“辛苦母亲一路舟车劳顿,月子里不能下床出门,没能去宫门口迎接,是女儿失了礼数。”元岫确实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母亲,字句之间都透着疏离。
从根上寻,但凡这是个称职合适的母亲,当初祖父也不会不忍心她这般伶俐聪明的丫头被磋磨,亲自将她养在身边。
想来元家四个姑娘,个个都算得上是钟灵毓秀,为何她就瞧不见呢?
她心情复杂,元母只会更甚,尤其是瞧见元岫怀中,那紫色襁褓轻轻包裹的小女孩儿。
得知生的是公主那一刻,她其实是有一种不愿承认的痛快的。哪怕知道对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无益处,她依旧暗戳戳的等着这唯一的女儿登高跌重。
甚至她想过做个慈母,在女儿见识过后宫上下的失望,濒临失宠的时候,入宫多做安慰,将女儿抱在怀中,修复一下岌岌可危的关系,然后出主意教她如何争宠,如何在后宫立于不败之地。
元母是想看见元岫好的。却又不想看见她那么好。
元岫生了公主后,不仅没受到白眼,甚至有了皇帝金口玉言的“祥瑞之兆”。一时风头无量,比先帝在时生出皇子还要风光太多。
“娘娘金尊玉贵,臣妾哪里敢当。能入宫看一眼,乃是三生有幸,光耀门楣。”
话音落,便是一阵沉默。
小公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人说话吵到了,哼哼了两声。元岫忙抱在怀里哄一哄,小家伙却更不依了,扯开嗓子哭了个惊天东西。
元岫轻车熟路的交与奶母,奶母抱着孩子去外屋熟练的转着圈儿的走,不多时哭声就消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