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在刀尖上舔血的日子,酒精是唯一能麻痹神经的良药。现在想想,能活到现在没酒精中毒还真是个奇迹。
甲方们的“天才创意”总能突破人类想象力的下限。
M16的战术平板上存着份加密档案,记录着那些年接到的离谱任务:要求狙击手在台风天完成千米外精准射击;让侦察小队在敌方主力眼皮底下跳踢踏舞当诱饵;甚至有过让爆破专家用口香糖和回形针制作定时装置的奇葩要求。
每次翻开这份档案,M16都忍不住要确认自己是不是真的活下来了。
如今在格里芬的日子简直像在度假。
陈树生下达的每个指令都像是量体裁衣,既不会让你闲得发慌,也不会把你逼到绝境。
任务简报室里的气氛截然不同——没有花里胡哨的PPT,没有夸夸其谈的顾问,只有简洁明了的作战地图和实事求是的风险评估。
就连最紧张的行动前,指挥官都会留出足够的装备检查时间。
最让M16欣赏的是陈树生的作战风格。
他不会像那些甲方一样把士兵当一次性耗材,而是像下棋般珍惜每个棋子。当防线吃紧时,你能在无线电里听到他亲自带队增援的动静;当任务超时,第一批补给永远会准时送达。
这种有人兜底的感觉,让M16终于能专心发挥实力,而不是整天盘算着怎么在绝境中保命。
唯独想到M4的时候,M16会不自觉地磨后槽牙。
她永远忘不了那天推开门看到的场景——陈树生正在手把手调教M4、两人挨得那么近,近得能数清对方睫毛。
M4:……
陈树生:诽谤~!她诽谤我啊~!
当时她手里的能量饮料罐被捏得咯吱作响,铝制外壳上留下五个清晰的指印。现在想来,那罐饮料的惨状完美诠释了她当时的心情。
M16的生存哲学简单得像她最爱的伏特加——透明、直接、后劲十足。
她的战术终端里从不保存超过当天的任务简报,就像她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所有不必要的忧虑。
那些被其他指挥官视为洪水猛兽的突发状况,在她眼里不过是换个弹匣就能解决的小麻烦。
这种处世之道不是天生的,而是被无数个宿醉的清晨和险些送命的任务打磨出来的。M16的武器库里,每道划痕都对应着一个“想太多反而坏事”的教训。
她渐渐明白,在战场上过度思考就像在雷区里跳踢踏舞——除了让自己死得更花哨之外毫无意义。
加入格里芬后,这套哲学更是发挥到极致。
陈树生布置任务时的眼神她太熟悉了——那是老狐狸给猎物划定活动范围时的目光,既给你足够的挣扎空间,又确保不会玩脱。
这种默契让M16能放心地把后背交给指挥部,专心享受扣动扳机时的快感。
偶尔和陈树生的斗法反而成了调剂,就像伏特加里加的冰,让烈酒更够味。
但M4那丫头还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