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霁瑶问:“那为什么他们会想到,红月亮的出现,加上最近狐妖作祟,会因为老狐仙动怒导致?”
采征想了一会儿,说道:“十年前那个时候,我才不过八岁。记得那年野狐狸出山的夜里,也是像昨夜那样的红月亮。许是他们这是老狐仙发怒的预兆,提醒他们不要忘了恩情。于是大家纷纷回去修葺狐仙庙,重新供起来,认为狐妖作祟是老狐仙发怒的原因,为了请求狐仙老人家息怒,便就有了这一
遭。”
以上是采征的猜测,他认为应当是如此。
白霁瑶细细琢磨着,不应该。野狐狸的出山,跟红月亮没什么关系。应该是饥荒的原因,导致当年出来一些野狐狸。
这整体的事情,跟老狐仙应当没什么直接联系。
正想着,北堂铭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杀气,只见风沙滚滚,镇上忽然出现一个手执着拐杖的青衣道士,老道士的眼睛是瞎子,手上拿着竖布。
一阵响铃的声音传来,老道士口中念念道:“前世之因果,必得今生来索要。”
白霁瑶格外的主意这个老道士。
周遭的人们纷纷围聚在他面前,说道:“……哪里来的道士啊?”
“是啊,什么臭道士!”
老道士根本不听他们口中说的话,只是念叨着话语。
直到有个人抓住了老道士,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老道士站停,看向他们,说道:“你们已经触怒了狐仙。修葺狐仙庙,已经是来不及了。除非,有一个办法,可以彻底平息老狐仙的怒气。”
“什么办法,快说!”
百姓们有些等不及了,纷纷追问道。
老道士扶抚着胡须,神神叨叨的说道:“你们只需要在镇上,找到一对男童,献给狐仙他老人家,就可以平息他的怒气。”
百姓有些惶恐的后退。
白霁瑶皱眉,这个臭道士。她走了上前去。倒要看看这道士想玩什么把戏!
北堂铭握住人儿的手,不让她太过冲动。
百姓说道:“这、这怎么行啊?这谁家人舍得把自己的儿子送出去,肯定不行!”
道士便冷哼一声,道:“郡城的人,人人自危,自身难保。这种时候,还顾及这些?要是不送一对男童过去,老狐仙再度发威,
镇上的人通通都得死!你们若是不听老夫直言,老狐仙必定还会再次施怒!”
正说到这里,不远处有人大喊道:“不好了,死人了!”
百姓惊骇,连忙跑过去看。只见,一户人家的妇人,肝肠寸断的抱着自己的丈夫痛哭。
那男子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已经是被吸成了干尸。
白霁瑶过去检查,说道:“死者的脸上还没有出现尸斑,可以判断,是一刻之内死的。他的身体还有些温度。”
只是,尸体的鲜血都没有了。这很让人匪夷所思。
“啊……果然是老狐仙发怒了!我们修葺狐仙庙,供奉吃食都不管用了!”
“是啊!这可怎么办啊!”
人们惶恐不安,生怕下一个轮到的便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