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由于材质的关系,本身非常稀少。而天青色不是青花瓷的颜色,是汝窑的颜色,饶是如此依旧美得令人心惊。
陈玲听完了整首歌,久久无法回神,很少有一首歌能挠到她的痒处。让她平时看的闲书有了用处,正好对上了。
这种文化之间是碰撞,暗自浓烈的花香,令人心颤。
她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的家,回过神,自己已经坐在了电脑前。身体过于激动,感觉不到饥饿的存在。
想了好一阵,她打开了电脑,开始在围脖上写分析贴。
许青焰是《玲听节目的首位嘉宾,对于增强节目知名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陈玲自然希望他能走得更远。
标题是,正文开始抽丝剥茧的赏析。
来回修改了几遍,她将这篇帖子发了出去。几乎是半分钟的模样,粉丝收到了推送,还没看先点了赞。
过了一会,刷新之后,几条评论跳了出来。
南陈市。
齐婷带着林晚粥去买东西,温芸坐在保姆车前座休息。刚听完许青焰的新歌《青花瓷,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
多亏当初没和许青焰这人交恶,他写出《我怀念的也不是一个意外。
至于那些互怼的事件,她并不在意。只要能对林晚粥事业有帮助就行了,可能天才都是异类吧。
温芸正翻看着围脖热搜,顺着链接点进去。看到了的新帖子,痛批《青花瓷矫揉造作。
她看了一会,下方评论区好坏说法都有,懒得看,直接划了出去。
温芸闭上眼睛琢磨了一会,这首歌并不是毫无瑕疵。如果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多少能挑出一些毛病。
可考虑到许青焰的年纪,以及这编曲的优秀程度。
她是经纪人不假,但也不是不懂写歌。在心里默默的清唱了一会《青花瓷,慢慢睁开了眼睛。
这首歌朗朗上口,最高调不过f。歌词立意是传统文化青花瓷,表达了朦胧的爱情,难得之处是做到了雅俗共赏。
鉴于许青焰上一首歌《稻香授
权高校合唱,温芸难免会进行有关联想。这首歌同样朗朗上口,同样立意正面。
国家这些年在大力扶持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青花瓷这首歌正合适不过了。
不过温芸有些想不通,许青焰能写《青花瓷。为什么突然跑去春晚干主创去了,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想着想着,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剧本莫名有些熟悉,打响名气,然后拉投资开公司。
不过这都是娱乐圈某些爆火艺人喜欢干的事情,从一个小艺人到顶流。最后借着名气摆脱公司,翻身上牌桌。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己的名气,从乙方变成甲方。
温芸本就是京城人,对娱乐圈发展史门清。这玩意从一开始叫文艺圈,一开始都是大院子弟圈子玩的东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北视中心的副主任郑年桥拍出了国民四大热剧,也编织出了日后娱乐圈大腕的关系雏形。
其中参与团队的人,几乎个个都是根正苗红的大院子弟。
后来赶上了市场开放,大众审美变得多样。通俗文学以及雅俗共赏的作品,更受观众的趣味追捧。
而那些追求私人趣味,乐于挖掘人性题材。在广大的市场口味筛选中,一个个都倒下了。
后来更是因为广电推行,即制作和播出不再由电视台负责。民营电视公司也能拍,过审就能播。
文艺圈又换了一批人,还是大院子弟或是他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