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一出口,马上遭到了不少村长的反对,大家七嘴八舌起来。
“在广州工作,一个月一百五六的工资,林总虽然工资给得高,可一个月也就一百块。
为了一百块钱的工资,舍弃广州那么高的工资,那不是有病吗?”
富强插话道:“我们还有绩效奖~”
“哪怕有绩效奖,加起来也比不过广州的工资。”不少村长一针见血道。
富强咂了咂嘴,无言以对。
那个三十来岁的村长道:“你们只看见了广州的高工资,却没看见这份高工资是靠着工作时长换来的。
一天上十二个小时的班,节假日无休。
麦子虽然只开一百块钱的工资,每天却只用工作八小时,而且节假日还可以休息。
如果按每天工作八小时计算,麦子给出的工资也就只低那么一点。”
“可在广州打工包吃包住,工资是净赚的,麦子她能包一日三餐吗?”
林麦坦然道:“不能。
你们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打个电话联系一下,看他们愿不愿意回来工作。
如果愿意,当然是最好。
要是不愿回来,就去别的村招人,一定要招五十五岁以下的,五十五岁以上的就不要了。”
在农村,许多五十来岁的老头都还能干活儿,而且不比年轻人干得差。
但过了六十岁,体力就真的不行了。
林麦早早把用工的年龄规定了,是以免有人干到六十岁,还不肯离职,那她不得给人养老?
总算开完了会,不知不觉十点多了。
富强怕林麦回家不安全,送她回家。
走到半路上,碰到小文牵着小慕冬来接她。
林麦嗔道:“我一个大人,还要你们两个孩子来接?”
她又对富强道:“行了,你也别送了,我快到家了。”
富强看看前方,确实离方爷爷家不远了,也就没有再送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麦开着面包车去了王家村。
林麦已经有好几年没回王家村了,村民们见到她都很激动。
全都围在林麦的身边和她搭话,觉得和她说上两句话都是一种荣耀。
林麦不是空手来的,带了不少糖果,见人就发,还给不少牙口不好的老人带了蛋糕点面包之内的点心。
邓秀芝见到林麦也很激动。
自从林雄得罪了林麦,林麦派来的采购员再也不收购她家的农产品了,他们家因此一跃而成全村第一贫困户。
为了脱贫,邓秀枝还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南上去广州找过工作。
可条件太艰苦了,吃最差的饭,睡水泥地,一天干十来个小时,她一个月都没坚持住,就打道回府了。
邓秀枝老早就想找林麦缓和关系,让她家的采购员还收她家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