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急?陛下有差事交给官人吗?”郑夫人一听也知自己和孩子们不能跟去,如果一大家子一起出门,明天怎么都来不及的。
柳墨卿瞄了左右一眼,道:“晚间再说吧。”
女儿柳思盈过来,拉着他的袍子说:“爹爹,吃饭了。”
柳墨卿神态温柔下来,抱起女儿:“思盈饿了?”
柳思盈点点头:“思盈要吃鸡腿。”
>>
柳墨卿笑着抱女儿去侍候她吃饭了,十三岁的长子柳思明和十一岁的次子柳思白只能羡慕地看着妹妹。自从妹妹出生,儿子就退一射之地。
用过晚膳后,奶娘们带着儿女各自去休息了,柳墨卿和郑夫人回屋。郑夫人打开箱柜收拾行李,柳墨卿简要说起柳家四房的侄女婿犯的事。
“四房……是官人堂兄吗?南阳的工厂那么大,族中各房人承揽了管理和采办原料的事,还各有股份,四房人没有那么缺钱吧?这应该只是他女婿的事,和侯爷、四哥家没有直接关系吧?”
柳墨卿在同父家排第三,同祖父排第七,老四是他二伯家的堂兄。
柳墨卿长叹一口气:“最好是没有,或者有的话,最好还能弥补。皇上将这事告诉我是想留一线,否则乌衣卫将人直接拿到京里交给三司了。”
郑夫人道:“那么南阳柳氏的脸面都要丢尽了。虽说那何知州是外姓人,可是天下人不会分得那么清楚。”
“皇上这些年一直在河北两路囤物资,就是为北伐做准备。那姓何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倘若那陈粮假药给国防军将士吃用,出了什么岔子,国防军的将领哪个是吃素的?
国防军出面告发军粮药品有问题,朝廷为了稳定军心,让国防军将士泄愤,何家必是满门抄斩,连我那侄女都保不住命。皇上从不是小气的人,可是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这得心中有底。”
柳墨卿虽然有他的阶级性,好在他不是那种守财奴,少年时是个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的侠客。书颖并不指望他能马上收拾得十全十美,要是及时挽回一半损失,还耽误不了北伐。
郑夫人惊道:“这么严重?前些年裴家的事也不小,朝廷杀了几个奴才和亲戚,还有一些犯了大事的旁支裴家人被发配琼崖,可没有真的杀裴氏的人。”
柳墨卿道:“这能一样吗?弄了要给国防军的军粮和军需,这得罪的都是什么人?裴家的事闹得再大,百姓怨声载道,可是裴家没有直接得罪军政大人物,处置到什么程度还是看皇上的态度。”
郑夫人思索了一会儿,道:“皇上虽是女子,却是很有主意的人,她于柳氏恩宠不浅,可是族人踩过界,她岂能不恼?她未必不会借着国防军告发办成大案杀鸡警猴来止住这股风气。”
柳墨卿抿了抿唇,轻叹道:“你心里明白就好。她少年时就非池中之物,何况如今?我曾经指点过她内功心法和武学之道,但她很快举一反三而后自成一派创出‘正反叶氏六剑’。
我于她那些教导之恩,她早就十倍以报,其实她也不欠我了。若是我们的儿女一代因为这出身不知进退,将来必有灾祸。所谓伴君如伴虎,你在家要好好教导思明、思白、思盈他们。”
“妾身明白。”郑夫人自小名门教养,年轻时因为婚姻不顺吃过不少苦,经历过人情冷暖,性情上并不浮躁。
……
书颖让柳墨卿去处理河北西路囤了最多粮食、药品、棉衣的州郡的问题,另一边在朝中分配人手和事务,哪些人留守洛京,哪些人伴驾北伐。
太皇叶世钊和礼部尚书留守在京,叶世钊担任政事堂大臣、户部尚书多年,由他主持春耕秋收和财政大事没有大的问题。
现在的礼部尚书为人中庸,礼部侍郎则是拍书颖马屁的幸臣(当皇帝需要这种人)。他们作为士大夫阶层的高官是不可能支持叶世钊真的取她而代之的。因为叶家只有她的儿子同时是赵氏血脉。
前朝时禁军本来是守内虚外的,禁军精锐多驻扎在京畿附近,除了西北、北疆有边防战事需求之外,余下各路精锐部队不多。
到书颖掌权后,逐渐改革军制和改进军械装备。禁军改成国防军,共编了十二个集团军、四个独立军、十个独立师。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集集团军满员四万人,是精锐中的精锐,第一、第二集团军驻在洛京,第三、第四在西北广大区域,第五到第七则守在河北两路。
第八在两淮、第九在荆楚、第十、十一在广南、第十二在蜀中。余下独立军、师也有分布南北各路的。
现在总共60万国防军,军改之后,裁撤了相对老弱的25万,按照从军年限发放复员补贴还乡。或者其中识字会算的人,也优先介绍工作去了书颖所参股的商社里谋生。
还有几十万厢军,少部分已经军改成西北生产建设兵团和工程兵部队,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展开。军队垦荒之俗古就有之,从西汉屯田戍边到唐时的府兵制,其实都是某种程度的产生建设兵团。
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司令员分别是裴延庆、皇甫元均、叶书林,他们三人和书颖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第四集团军的种司令是书颖的老相识,他既信服书颖的才能,又忠于赵氏。他没有因为书颖称帝而高举义旗讨伐她,看在书颖的长子、次子都是赵氏血脉且她未杀赵氏子孙份上,也因为讨伐她的胜算不大。
第五集团军司令是从西北调到河北的原王钤辖,也是书颖的老部下,心态和种司令差不多。
第六集团军是原来西朝静塞军司被书颖使计逼得起义的张栋,他曾是原来西朝皇帝妃子的哥哥。他确实是一个带兵的人才,他归附得早、是汉人,灭西朝、镇守北疆积累不少战功。
另有一点优势,他是西朝起义将领,还是在书颖手底起义的,他对赵氏没有那么重的香火情,更乐于忠于书颖。
书颖提拔他来增加可以对抗心向赵氏的世家出身的禁军将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