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琴盯着莱曼。
不过,莱曼那张面孔上平静而温和的微笑,却仿佛一张牢牢固定的面具,让荣琴根本无法察觉他的心理活动。
这个时候,荣琴就有点想念虞时了——一位足够强大的向导,在这种精神领域的敏锐感知,是任何哨兵都无法比拟的。
如果虞时在,那么虞时就能够感知到莱曼的情绪波动,进而推断他心中的想法。这是一位向导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事情。
好在莱曼如今也算是他们的“队友”,至少算不上敌人。
莱曼很快回答:“从我们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他们针对的是某一段时间内被培育出来的人造人。”他顿了顿,又补充说,“这一批人造人,无一例外都是被‘灌输’记忆与认知的流水线产品。”
他很自然地说出了“流水线产品”这样的说法。如果按照很多人类的习惯性用法,这类人造人也可以说是罐头人。
只不过,这批“罐头”的材料比较好,毕竟还是需要在战场上作战的。
在当时,人类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这段时间具体是?”
“二十二年前。”莱曼说,“也有少数的一些例外,不过,二十二年前的那批人造人,死亡数量最多,大概九万五千名的死者都是在二十二年前被制造的。”
“但这是个毫无意义的年份。”荣琴很快就叹息着说。
那一年没有发生太过惨烈的战争,异族也没有什么异动,人类帝国内部更是平平静静,努力备战。换言之,这个年份的选择,很有可能与异族战争无关。
又或者说……恰恰因为那一年比较平静,所以幕后黑手才选择了这一年?
但是,这一批人造人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特殊的话,那就是在那之前的一两年,人造人技术有了一个小小的突破。我们当时可以将完整的记忆、观念等等,灌输到人造人的大脑之中。
“换言之,我们可以让人造人快速成熟,现产现用。”
莱曼侃侃而谈,面上是十分自然的微笑。
荣琴微怔。而谈秩则垂下眼睛,稍微摩擦了一下手指,像是在擦拭什么东西一样。
“这些记忆又从何而来?”荣琴不禁问出了这个问题。
“可以从既有人类的身上提取,也可以凭空生造,您知道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几乎可以模拟一个人的一生。这其实与游戏中的角色有些相似,只不过需要更多的计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