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可是以前出任过外交官的,他对于华夏的了解可是很深刻的。
二十年前当初两国刚刚建交的时候,他就作为二等秘书在华夏生活了七年时间。
这七年,他对华夏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了解的比较深刻。
所以,当阎解成及部里其他领导拒绝接见他的时候,他就明白这次的事情怕是不容易了。
弗朗索瓦到了,随后便对他们谈判团队进行了一次内部会议。
重新调整了谈判方案,原则上同意了技术转让,只是开出了巨额的转让费。
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用巨额转让费让华夏让步。
可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他们主动找的华夏铁路。
阎解成可没有说非要得到他们的技术,所以阎解成不急,这事谁急谁吃亏。
就在两拨人各自谈判的时候,阎解成在自己办公室喝着茶,看着他年前的年轻。
这人叫张同来,原本是交通大学的讲师兼团委书记。
是刚毕业的研究生。
这人学术研究上还是有点东西的,用了一年时间就研究生毕业了。
当初阎解成还作为专家成员,专门参加过他的毕业答辩。
毕竟,这种提前毕业,学校方面还是很重视的。所以邀请了校内外的各知名专家组成了评审团。
只是这次这张同来出现在这里,也是阎解成的一次面试。
这是戴茂给他物色的秘书接班人。
这年头交通大学还是属于部里直管,内部调动干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张同来毕竟属于铁路体系内的,对铁路方面的情况也算是了解很充分。
至于技术方面,毕竟也是交通大学的硕士毕业,虽然才刚担任讲师没多久,可相关的一些技术标准,也是有掌握的。
总体来说,阎解成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于其他的,自己可以慢慢**。
只要人机灵,不要像那个王什么一样,都是可以适应的。
阎解成看着张同来说道:“小张,你先跟着戴茂同志好好的学习一段时间,先适应下来。”
张同来听了阎解成的话,赶紧点头,说道:“好的领导。我这段时间会跟戴处长好好学习的。”
年轻人一看就很有朝气,阎解成很是满意。
说实话,张同来自己得知要给阎总工当秘书,心里也是很激动。
对于阎总工他可一点都不陌生,这些年铁路相关专业的学习,有很多理论、概念、标准是绕不来阎解成这个人的。
毕竟只要涉及到新的理论,涉及到高速铁路,那么阎解成就像是小时候学习语文,讨厌李白杜甫一样。
这突如其来的好事,让张同来整个人都有点懵,仿佛一切都在做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