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和朱高燧忍不住看向大哥。
朱棣想了想了,其实他并不生气老大,老大的做法是对的,可是朱棣就是心里不爽,不过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有些心疼起长子。
“你去吧。”
朱高炽安慰道:“皇爷爷受命于天,非同凡人。”
说完。
又去看了看朱元璋,最后宦官送了朱高炽离开,留下了两个弟弟。
——
文华殿。
礼部的官员早已在等候。
高丽南王的使者,已经在京城里停留了三日,还有老挝宣慰使派来的人,以及缅甸那边,和素可泰地区前来大明觐见的前王族。
内阁的阁员和六部的大臣,制定了许多的方案,关于西域行省的军事调动,乃至民生的安排,还有民夫运转,军工企业的生产计划种种。
有的需要和皇太孙商议,有的则自有章程,需要皇太孙殿下过目和签批等。
还有国内的许多事。
“商人带来的信息,他们说杨忠被帖木儿五马分尸。”
“消息可靠吗?”
朱高炽愣住了,沉重的询问。
“应该可靠。”
胡广满脸的沉痛。
内阁当下影响力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解缙,属于坚定的南下派,另外一个是胡广,胡广不近人情,却又能持大体,并且善于听取意见。
帖木儿杀了大明使臣之事,是朱高炽没有想到的。
陈诚其实并没有死,只是被关押了起来,限制了自由,不少商人带回来的信息,让朱高炽相信了历史。
历史上。
帖木儿的确没有杀害大明的使者,也的确留了下来,后来他死后,他的继承者就派人护送大明的使臣返回大明,可见大明的使者并没有受到虐待,否则哪里敢送回来。
至于通商。
朱高炽也不认为有问题,所以很早就鼓励商人们。
帖木儿汗国的百姓们民不聊生,可财富还是有的,只不过被搜刮到少部分人手里,百姓们越贫穷,统治阶层越富裕,财富转移了。
反而因为帖木儿汗国的生产力破坏,急需要外部的物资。
因此历史上,帖木儿汗国经常派使团朝贡大明,除了保障大明不会威胁帖木儿的后方,也能获得大批需要的商品,缓解国内的需求。
所以大明的商队出现在帖木儿汗国,不但没有遭受打压,反而受到热烈的欢迎。
朱高炽沉默了。
如果以前只是政治和军事上的需求,属于国对国的矛盾,那么现在,随着大明使者的被杀,意义已经不同了,这是对大明的侮辱。
看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制定出的作战计划,朱高炽内心不宁。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被朱棣赶了出来,让他们去文华殿协助他们的大哥,朱棣并不是不知道目前大明发生的事情。
两兄弟刚进入文华殿,就被殿内压抑的气氛惊住了。
以前文华殿可不是这样。
“大哥。”
“大哥。”
“郡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