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臣拜见两兄弟,两兄弟客气的回礼。
朱高炽指了指奏疏。
两兄弟拿起来看完,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内心气的不行。
朱高煦大声说道:“大哥,此仇非报不可,让弟弟去吧,弟弟向大哥保证,必取下帖木儿的项上人头,我愿意下军令状。”
朱高燧也两眼冒精光。
他虽然不如二哥会打仗,可是他也能为大哥出力,“弟弟愿意带领锦衣卫,率先入帖木儿汗国,成为大军的耳目。”
朱高炽摇了摇头。
朱高煦冲锋陷阵的本事,朱高炽毫不怀疑,可指挥大军和冲锋陷阵并不是一回事。
相反。
朱高煦在大局上并不够高强。
张辅、朱能、陈亨、张玉。朱高炽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的名将,甚至开始思考起老将,耿炳文、宋晟等。
不过朱高炽放弃了使用老将。
宋晟在来到京城前,坐镇西北数十年,是有能力率领大军对抗帖木儿的。
但是宋晟年龄太大了。
历史上帖木儿大军入侵东察合台汗国,进入亦力把里,威逼哈密,宋晟的反应并不够强烈,主要以布防为主,除了军力上的区别,更多的是宋晟老迈,自知道自身情况,所以上疏已经造反登基的朱棣,让皇帝赶紧派新的总兵官,以及支援更多的兵力。
不过那时候的明朝,因为对帖木儿汗国不够彻底了解,下意识的以为会从北部来攻打,所以军事的布局,主要投放到了北部。
老的又太老,年轻的太年轻。
蓝玉是中间层,军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惜此人留不得,犯下的罪名太多,换做谁都会杀了此人。
看上去谁都是名将,可谁也无法让朱高炽完全放心。
张辅和朱能,他们当下还太年轻了,又没有经历过靖难之役,虽然参加过西北战争和西南战争,可也只是在朱棣的指挥下。
他们的起步又低,不过是百户和千户舍人而已。
要不要放手,尝试让他们独挡一面试试?
可西南之战是国战。
朱高炽犹豫起来。
皇城外。
酒楼。
朱高炽并没有下旨禁止民间娱乐,一切照旧,酒楼的生意还是有些下滑,但是客人也不少。
包间里。
传出来吵闹的声音,还在争论。
高丽使臣听到了动静,露出了笑容,心里好不畅快。
“上国看来也有许多麻烦事。”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上国虽强,可也不是平静如常。”另外的官员笑道,听说上国君主病重,加上一路来,上国社会的混乱,让他们忍不住的高兴。
“倭国必定有战事,而上国西北不平,才十余年,上国的步伐太快了,矛盾也多,我们南王还是有机会的。”
“这样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多多打听上国的事情。”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
“听说上国派去叫做什么帖木儿的大国的使者,被对方的君主杀了。”
“这件事是商人们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无从得知,不过无论是不是真的,我们都要把他当做真的,和每一名上国的读书人说。”
柳以全向同僚们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