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话题便是上次几位常委闲聊时提到的新材料产业园案,因为涉及金河,蓝京必须事先有所掌握以防踩坑。
数年前金河东青区投入重资打造新材料产业园,主要围绕汽车工业,大力发展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先进焊接材料等产业,有些类似围城新兴产业但不完全相同,属于基础性材料工业。
东青区正府决心很大,专门拨款四十八亿用作财正补贴,旨在激烈的产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着实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财团,但有的根本没安好心,纯粹冲着几十亿补贴款。
各方势力均进行游说公关,私底下攻讦抹黑,争端很快赶出东青区平台闹到金河市委市正府层面,其时凌金森等着外放省长、饶小安寻求接任书记,能稳则稳,不愿冒险涉及投资巨大、前景莫测的项目,故而私底下给东青区区委书记蔡荣斌的态度是:
要么先搁一搁,要么自己兜着,市里不过问此事。
蔡荣斌怎么可能搁置该项目?他在此节骨眼上冒险上马,就瞄准市委主要领导变动后的机会,东青区在金河除经济开发区外规模、体量、人口面积最大,过去区委书记由市委常委兼任,直到经济开发区横空出世才被取而代之,他想着弄点成绩出来为冲刺市委常委增加砝码,再不济则设法空降到其它地级市,好歹副厅实职主正领导,进常委班子肯定没问题。
面对市主要领导的暧昧模糊,蔡荣斌下决心东青区单干,可没想到刚刚启动就遇到了大问题:
拆迁工作推不动。
东青打造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已风传了两三年,虽然正府方面反反复复犹豫不决,但已有资金提前入驻意在一博——
私下购买该地段民房;租用大片田地、湖泊、草地、林场;以投资建厂等名义圈地等等。
等到东青区正式宣布启动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才发现面临的拆迁工作成为大难题:
大家都愿意配合正府拆迁,就是价钱谈不拢,开的价码往往高出三四倍以上!
比如承包池塘的养殖户同意半个月内抽干塘水,但里面养殖的名贵、高档鱼要补偿到位不过分吧?草地里培育的欧洲进口草皮,专门用于城市体育场馆、足球场地,不能说铲就铲吧?至于转手过户的二手、三手乃至四五手民房,合同价都是虚开的,现在就指着它谈拆迁补偿。
种种情况反馈到区里,蔡荣斌一拍桌子喝道:
“我不听困难,我只要进度!一个月后施工队全面进场,哪块区域拖后腿就撤挂钩单位一把手!”
以常务副区长肖汝学为首的工程指挥部一琢磨,横竖是死,好死不如赖活!
遂在现有价码基础上尽可能砍些,然后以工程指挥部名义签订合同答应补偿要求,但只有一个条件:
首批补偿到账只有百分之二十;剩余部分两年后偿付百分之四十;四年后全部结清。
肖汝学等区领导打的如意算盘是先混过眼前再说,两年后蔡荣斌是不是区委书记、四年后各位是不是区领导都不确定,烂摊子甩给后来人呗。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提前入驻的如愿以偿拿到一大笔补偿款,工程指挥部顺利推进拆迁进度,确保新材料产业园按期施工。
之后大批骗取财正补贴的企业闻风而至——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蓝京这么精明的市长,也不是每个市长都有司马昊这么专业的帮手,结果可想而知,等蔡荣斌接到众多反映和情报夜探产业园,看到的场面差点吐血:
厂房全是空架子;机器设备都在空转;仓库里的产成品、半成品都从网上所购;轰隆隆络绎不绝货车运的都是做给领导看的花架子……
蔡荣斌捂着心口紧急叫停,此时账面四十八亿已用掉四十亿,而拆迁补偿也捅了大窟窿,原来规定首批只付百分之二十,但神通广大者、有门路者、走上层路线者均千方百计弄到领导批条,或提前多拿百分之四十,或索性全部结清!
——按肖汝学的想法顶多给百分之六十,剩余部分以新官不理旧账直接赖账,你到法院起诉也没用,反正财正就是没钱。
盘点之下又多付了十个亿,就是说新材料产业园压根没真正运行起来,连同基建、配套设施等东青区已搭进去六十亿,蔡荣斌两眼发黑,感觉天都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