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就吩咐小二赶紧给沈老板往车上装年礼,都是肉、鱼、虾蟹海货、蔬菜之类的。
沈宁都推辞不叠,他们没来得及给人准备年礼啊!
靳老板等人笑道:“沈老板千万别客气,来年多做吃食,再给我们酒楼饭馆添几道新菜呐。”
沈宁:“一定一定,大家生意兴隆,一起发财。”
小鹤年“蹭”掏出厚厚一沓子红纸福字和小对联来,“老板爷爷伯伯们生意兴隆,新年纳福,这是我们豆腐村的福字!”
一人发一个。
靳老板一听:“阿年,我,我家屋子多,门多,多发俩!”
他一手一个,卷起来插在后衣领又要了两个,乐得笑出大牙,“豆腐村是福气村呀,福气娘子家的福字价比千金呐!我可赚了!”
小鹤年今年跟蔺老板赚了钱,家里笔墨纸砚都不缺,他也不需要给自己添置什么,爹娘爷奶也不肯要贵的礼物,后来在府城逛街的时候看到店铺卖红纸的,他就买了许多。
大纸裁小写福字,再小一点写小对联。
红纸对乡下人来说也是稀罕金贵物呢。
他原本是想拿回家送村里人的,毕竟村里人以前都穷,过年没有贴对联福字的习惯。
今年他们不是教会大家写福字了么,他想送一些,实在不够就拿笔在木板门上写也一样,图个吉利嘛。
古代桃符不就是类似么?
本朝也就官宦人家有写对联的习惯,商户、普通百姓都不贴的。
现在小鹤年和小珍珠分这个,老板们自然欢喜。
这是好兆头、好彩头啊!
豆腐娘子一直被人说是福气娘子,豆腐村是福气村,红席也是福气席。
现在小鹤年发福字,那自然是无比珍贵的。
对众老板来说,这可比什么肉鱼的珍贵。
虎头小声叨咕:“阿年,给咱们自家留一点。”
小鹤年:“大哥你放心,还有呢。”
裴云早就回镇上了,他们就不必过去。
县衙这两天肯定也忙,毕竟案子牵扯了钟典吏和陈三,他就不过去打扰,正月再来拜年即可。
经过西大街陈家粮店的时候就见陈二爷、谭秀、陈琦正在那里等着。
见到他们过来,谭秀高兴地挥挥手,上前笑道:“沈老板、裴二郎,你们回来啦。”
陈琦也跟小鹤年、小珍珠他们行礼。
陈二快步上前,示意谭秀和陈琦别说有的没的,说正事儿。
他朝着沈宁和裴长青拱手,一副惭愧的样子道:“沈老板、裴二郎,对不住,是在下教弟无方,那陈三竟然背着我们……”
裴长青淡淡道:“陈二爷,时间不早了,我们着急回家,明儿除夕了有话过完年再说吧。”
陈琦跟小鹤年表示有话要说,就被虎头几个拉上车。
谭秀也忙上了车,又让婆子跟上,他们要送沈老板出城。
陈二爷:“沈老板!还请耽搁片刻,我有话说,这事儿实在是……”
沈宁也没笑模样,“陈二爷,再说吧。”
她挥挥手,赶车的几个汉子便“驾”一声催着马车走了。
陈二爷跺脚,又恼又气,却也没脸追上去逼着沈宁和裴长青听解释。
他也没回粮店,而是转身疾步回家。
那日钟典吏顺道跑来通知陈三,说马明于光被抓,事情败露,需要给封口费,让他带上银子去府城找钟推官。
陈三有什么银子啊,顶多十两几两的。
事情败露,他自觉兜不住,就去找陈二摊牌,让他跟大哥想办法,必须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