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太子的试验田,他们觉得很悬,因为那玉米穗细细一个,跟胡萝卜差不多,上面能结几颗籽?
看过谢恒的试验田,他们又升起三分希望,因为他试验田的玉米棒瞅着有太子试验田的两个大。
这是第一年水土不服,若是多培育两年,优中选优,那这棒槌应该再大一圈?
听说顾千里带着豆腐村的玉米棒槌六百里加急回来,他们就忍不住激动。
这肯定是产量不错才能走六百里加急!
沉不住气的大臣便趁着皇帝和谢相爷、杨学士他们议事的时候悄悄往后退,探头往乾清宫外面张望,瞅瞅顾千里进宫了没。
待外面太监尖着嗓子大声禀报“顾千户觐见——”,就连皇帝和谢相爷几人也不约而同地扭头往窗外看去。
他们只看到顾千里的一抹身影,随即就听见殿内响起顾千里洪亮的拜见声。
皇帝立刻抬手:“宣——”
顾千里穿着崭新的本色针织长筒袜,抱着结实的麻布口袋,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走入御书房。
皇帝和谢相爷、杨学士几个盯着他怀里鼓囊囊的口袋,张学士则一眼盯住了顾千里脚上的袜子,身上的裤子以及他上衣的袖口!
顾千里将麻布口袋递给一旁的乐公公,随即行叩拜大礼。
皇帝虚抬了抬手,“免礼吧。”
顾千里还是磕了头才起身,先从怀里掏出一沓子信件递给张公公。
张公公呈给皇帝。
皇帝先不看信,而是催着张公公把麻布口袋里的果实拿出来。
张公公让乐公公撑着口袋,他亲自上手先摸出一个小口袋,掏出一个黄澄澄的……玉米棒子。
御案上原本摆着几个不足巴掌长,胡萝卜粗细的玉米棒子,瞬间被这个比下去。
谢相爷几人立刻圆睁了眼睛,精神抖擞。
刘大人性子急,觉得张公公动作太慢,一时间忘了顾忌,就上手帮忙往外掏。
他摸到一根更加粗大的棒子,满脸喜色,“陛下、众位大人,这一根更加优秀!”
众人立刻看向他,就见刘大人手里攒着一根金黄的玉米棒子!
这根没有一尺长也比巴掌长,而且有他的手腕粗!
皇帝当即就笑起来,“这一穗怕不是得有个两百粒?”
皇庄呈上来的几个玉米棒子都要被他盘包浆了,玉米棒子多长多粗,玉米粒晒干多硬,里面的玉米芯什么样能不能吃,外面的玉米皮什么样能不能吃,他都了若指掌。
所以豆腐村试验田的玉米棒子一亮相他就能估计出多大,玉米粒多少颗。
很快几位大人把麻布口袋里的9个玉米棒子一一摆在御案上。
几人意犹未尽,一个劲儿地掏摸麻布口袋:“没有了吗?就这些吗?”
顾千里:“几位阁老,试验田就进献了九个。”
谢相爷:“顾大人,他们是精挑细选的九个还是大部分都如此?”
“唰”众人视线都凝聚到顾千里脸上。
顾千里感受到了压力,他回道:“回陛下、诸位阁老,豆腐村试验田精耕细作,肥水管够,大部分玉米都差不多。不过有些看着饱满,成熟以后就变瘪下去,像这九个这般有三之二吧。”
这九个也不是一般大的,有大有小、有粗有细,也有饱满中夹杂少数瘪粒的。
裴长青和沈宁觉得要让皇帝和朝廷知道玉米的真实情况,不能盲目乐观,以为产量比谷子小麦高就跳过培育期大面积种植。
即便如此,皇帝和诸位阁老也很是激动。
虽然这个玉米产量不稳定,但是一分试验田有三之二产量过关就相当不错。
太子试验田的玉米棒子细细的,瘪子很多,一穗有四五十粒成熟的种子。
谢恒试验田的玉米棒子粗长一圈,瘪子也不少,一穗有八九十,一百粒左右。
裴家试验田的玉米棒子就更粗大一圈,小的一穗一百粒左右,大的就足足有二百零五粒!
顾千里看得很震撼,一群处于帝国政治顶尖的大佬们跟初学算术的幼稚小儿一样,围在一起“一二三……”挨个数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