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手指在自己小臂上快速地点着,手痒,很想抠几个瓜子尝尝。
别说,这新作物还挺好吃的。
若是从前知道有这么一片好吃的,他才不管是试验田还是谁的呢,非得带着小太监们来吃个够,走时还得带走大半。
现在么,哎,受制于人。
红蓝队的比赛一直在持续,一开始谢恒队赢多,太子队艰难赢上那么一两场。
为了刺激太子的兴趣和求胜心,谢恒和萧先生也会商量战术,冷不丁让太子赢一场。
他们想让太子改进哪方面,就让太子在哪方面赢一场。
太子受到胜利的鼓舞,就会想再赢一场,然后不由自主地往那边儿使劲。
如此,他劲头十足。
求胜,同时也要脸。
“那个裴鹤年的试验田如何?有你的好吗?”太子故意问。
谢恒:“比我的好。”
太子撇嘴:“你又谦虚了。”
这个谢恒一提到裴鹤年就可谦虚可和气了,每次跟他对上就针尖对麦芒。
一点都不考虑他是太子!
他不服气道:“他家是农户么,会种地也是应该的。”
谢恒不客气地呵了一声。
看他这样,太子越发不服气。
每次都这样,两人关系刚有缓和,一涉及裴鹤年和裴珍珠就不对付。
但凡谢恒夸裴鹤年跟裴珍珠,太子就要找茬儿说他俩哪里不好,谢恒就给他一种即便你贵为太子,但是他们和我关系更好的感觉。
气人。
他可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谢恒就不知道提前讨好他么?
“殿下、谢公子,顾大人回来了!”小德子一溜烟儿跑过来,气喘吁吁地禀报。
谢恒闻言大喜,立刻快步往外走。
顾大人回来就意味着阿年一家的信也到了,肯定还有他们试验田的收成情况。
他急切地想要知道结果。
第153章 众阁老 大家一起数玉米粒
顾千里进宫之前沐浴更衣,把裴母给的一套新衣换上,又特意穿上一双新袜子。
为了进殿能被一眼瞧见他的新式袜子。
现在大臣们早朝或者办公的时候并不需要如古时那般脱履上殿,不过在臣子单独去乾清宫暖阁或者御书房面圣的时候依然需要脱掉靴子或者鞋子,以免将室内的地毯踩脏污。
顾千里入宫之前就有锦衣卫先行向皇帝禀告,所以皇帝一得到顾千里带着新作物回京的消息就吩咐太监去请谢、杨等几位内阁大臣入乾清宫议事。
皇帝和几位阁老先议了几件政事,盛夏时分河南新化一场冰雹,汛期黄河有一段河堤决口,山东青州蝗虫肆虐,陕西今年干旱等等。
两京十三省,不只是风土人情不同,气候温度也大不相同。
每年各地都有不同的灾害,不是这里干旱就是那里涝灾,皇帝已经习惯了。
如果地方州府能在灾害发生之初就及时采取措施赈灾,基本不会酿成大祸,怕的是隐瞒不报,截留消息。
好在现在朝廷会派巡察御史各地巡检,隐瞒不报的情况就轻了很多。
而粮食是皇帝和内阁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粮食永远不够。
朝廷私下里流传着一个说法,那个叫玉米的野秫秫如果培育好的话可以取代谷子、大豆乃至小麦成为普通百姓的口粮。
所以皇庄试验田里的野秫秫不但吸引着皇帝的注意力,也勾着内阁和户部众多大臣的视线,时不时打听打听,或者去皇庄附近观察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