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 170180(第12页)

170180(第12页)

蔺承君来的时候带了长长的车队,那些车队运完货就离开了。

沈宁安排了豆腐村的运输队送他们去桃源的水路驿站,顺便采购桃源特产和木材回来。

顾千里和韩风行李不多,可蔺承君的多呢,他一个人至少五辆大车。

另外还有二十个制糖师傅加上他们的行李,再有制糖的一些工具。

沈宁把大部分糖漏给他们,这样他们回去就能直接制糖,同时制作更多糖漏。

豆腐村以后不会大规模制糖,自然不需要那么多糖漏。

高里正絮絮叨叨地叮嘱高三郎、陶四舅和陶启明,“路上一切小心,轻易不要和人起冲突,若是有人找茬儿也不要怕,拿着沈老板的帖子去找桃源知县。”

陶启明笑道:“姑爷爷,放心吧,我们晓得呢,到了桃源我们还可以找冯王二人呢。”

王永现在是育种司副司正,冯彬负责当地贡品的遴选、登记,跟他们来往多,已经很熟悉了。

前阵子他们一直住在高家的。

高里正:“运输队的事儿尽量找县衙。”

太监不是那么好找的,欠人情不好。

几人都答应了。

沈宁之所以让他们去,自然是为了让他们跟着顾千里熟悉一下路线,以后自家要常走这条路线。

这年代大城镇治安还好,乡村尤其荒野之地治安就靠运气。

成阳山少,歹人不好躲藏,陆裕又重拳出击,所以打家劫舍、劫路的歹人很少。

可桃源不但有山,还有大河,又是南北交通要道,客商多,打工讨生活的人也多,喜欢走弯路捞偏门的人就更多了。

劫路的尤其多。

高三郎他们没有经验,若是自己出行保管会被盯上。

可他们跟着顾千里,这些捞偏门的就得忌惮几分,知道他们是官家势力,不敢随意打主意。

这些利害关系,自然要给他们说透,免得他们在成阳县走熟了,以为外面也这样太平。

高里正恨不得自己亲自带队,倒是被沈宁劝住了。

“有顾大人和蔺老板呢,里正伯该放手给年轻人。”

高里正笑道:“也是如此,听阿宁的,我还得盯着砖窑呢。”

这两窑一烧就是几十万块砖瓦,一烧就是俩月,可得盯住了。

他们盖作坊借了人家好些砖瓦,都要还呢,作坊也还要扩建呢。

育种司倒是不用他们提供砖瓦,县衙已经调集砖窑徭役,足够用的。

送走蔺承君和顾千里以后,沈宁又和高里正一起看看砖窑,再跟大伯娘、裴大伯他们调整一下作坊的分工。

现在家里作坊主要做干米粉,供西路发货的腌蛋、腐乳等。

牛油锅底、方便面、酱料等都和靳老板合作,毕竟人家做餐饮是专业的,大厨功夫精湛,也能推陈出新。

类似需要精湛厨艺以及火候掌控的,沈宁就和他们合作,她提出理念,他们来试制。

她还要调整一下人员配备,再往县城送几个熟练工。

她和裴长青在培养自己可用人才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后续人才,讲究可持续性发展。

豆腐村是她和裴长青的根基,也是珍珠和阿年未来强有力的支持。

一个人要走出去,在外做官经商,总不能单打独斗,需要身边有人。

身边的人终归是从小培养的最贴心、最忠诚,也终归是利益捆绑最深的人才会团结。

这就是宗族、同乡的力量。

她和裴长青就是要给孩子打好这个基础。

培养年轻人的能力和集体忠诚度、荣誉感。

沈宁观察这两年,裴家老一辈都顶用,第二代一般,都不够出色,顶不起一个作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