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前九个月,尉来系在不包括悦驰汽车系列的情况下,能够拿下49。5万辆的销量,表现亮眼。
市场对於尉来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的销量预期是在60万辆左右,然而根据尉来內部的订单体系,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会达到70万辆。
直营模式加上销量爆增,虽然让尉来的负债率上升至65%,仅仅只比byd的68%要低。
但是同时也给尉来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直营的模式相比起byd的经销商网络,尉来虽然要承担运营上的成本,但现金流以及净利率的把控优势同样明显。
目前尉来集团拥有高达近600亿元的现金储备,是国產自主品牌当中现金储备当中最多的一家。
不过,尉来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產能与供应链的压力,今年依旧还处於特殊时期,宏观经济上其实大家都是挺悲观的。
各大车企对於宏观经济引发的市场反应其实也都是相对保守的。
所谓的晶片荒与其说是供应链出现问题,不如说是各大车企自己的选择,包括全球性的车企在內,都大幅削减了晶片的订单。
晶片的订单是需要时间的,当发现市场与他们预期的不一样之时,那自然是没那么容易排上去了。
檀锦程在前两年囤晶片,以及在晶片订单,还有工厂扩建的选择上与大型车企背道而驰。
当时不仅仅圈內人士觉得檀锦程冒进,在尉来內部也有看不懂的声音,而檀锦程给出的理由是当市场復甦之时,你再想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像炒股一样,在已知已经跌到低位,就没有必要计较到底是不是最低点抄底。
尉来今年销量的大增,源自於前两年的檀锦程的逆市布局,但尉来同样也承受著很大的压力。
首要就是產能的问题,同时拥有星途s01以及星河p1这两大款市面上大眾爆款车型,绝对是幸福的烦恼。
星途s01,星河p1,尉来et5,尉来l1以及埃安s,这五款车型是尉来目前的主力衝量车型。
除了l1的定价过高之外,其他都是销量大户,尤其是星途s01,目前的產能已经跟不上订单增长了。
从交付量破万开始,星途s01就一直在刷新著新能源车型的交付量纪录。
上市仅仅四个完整月,就完成了五万辆的交付量,是尉来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交付纪录,同时也刷新了纯电车型的交付纪录。
也就在十月份,星途s01第1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从量產到10万台下线仅仅用时210天。
这种令人咋舌的速度,震惊了市场,但与此同时也严重挤压了尉来其他车型的產能。
尉来l1这个月交付量下滑,就是內部对產能的一种调控。
没办法,在尉来內部的车型序列当中,纯电车型还是要高於增程式的。
其实专家们也没有说错,增程式確实是一个过渡產品,只不过这个过渡时间有些长而已。
但星途s01的高速增长,让尉来也面临著两难的境界。
自身產能有压力,供应链同样也压力,电池以及igbt晶片的压力都非常的明显。
这一点哪怕是byd也承受不住,byd的电池產能不足,自供率仅仅只有70%,晶片方面也需要外购。
而原材料成本的暴涨,也是影响电池供应的原因所在,碳酸鋰价格从年初的五万元每吨,飆升至20万元以上。
尉来有一些上游材料的供应,但企业与企业之间,肯定是要走正常程序的,尉来汽车的电池成本同样与其他企业一样飆升严重。
“在销量与利润之外,尉来选择了销量。”
资本市场,对於尉来三季度报非常关注,星河p1虽然没有星途s01那样的亮眼,但是销量对於一款还在產能爬坡阶段的车型,还是非常亮眼的。
市场上已经把星河p1与byd秦的销量做对比了,要知道byd秦dm系列,在降价以及转换补贴等等基础上,最低可以做到8。5万元啊。
一款suv,售价比秦系列要高出不少的基础上,居然能够对比起销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