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寺是皇家寺庙,住着一位医术高明的世外高人。
可即便如此,在这一场崇文帝和李成德的抗衡中,为了保住边无垠的命,裴皇后还是不得不牺牲。
崇文帝本与裴皇后少年夫妻,情谊深厚。
裴皇后的死是崇文帝心中的痛,是弥补不了的亏欠,这也是为何崇文帝对边无垠多番纵容。
可边无垠为了能够长大成人,即便身上毒素已清,依旧要继续扮演体弱多病之态,好麻痹李成德,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可也正是因如此,无意中助长了张疏怀的谋逆之心。
与李成德所举异曲同工,张疏怀本计划让张娴玉入宫成为边无垠的太子妃,等到边无垠无能为力之时,将这江山改唤张姓。
可无人预料到,魏溪龄会出现。
魏溪龄两次暗杀无果,又与裴越渊合谋,欲揭出十二年前他联合外敌杀了魏哲忠之事。
张疏怀绝不愿自己多年经营功亏一篑。
魏溪龄不能活,即便猎场刺杀风险难估,他也要铤而走险。
可万万没想到,边无垠会对魏溪龄用情至深,竟与她一同坠崖,没能了断了魏溪龄的性命,还发现了边无垠身体康健的真相。
崇文帝对他的信任正在崩塌,他不可再等,与其守株待兔,处于被动,不如铤而走险,主动出击。
所以张疏怀让驻守边境的嫡长子联合了巴布干,在边境作乱,引上京调兵遣将支援之时,他好在上京逼宫上位。
龙椅上的人再一次剧烈地咳嗽了起来,引得文武百官生出几分担忧。
张疏怀收回思绪,只他对此心如明镜,敛眸压下嘴角笑意。
空旷的大殿上只余崇文帝的咳嗽声,剧烈得像是五脏六腑都要咳出来一般,引得人胆寒,可边关战事紧急,申请支援的奏折已递来了第二本。
百官担忧崇文帝龙体之时,亦担忧边关守将无力镇守。
可祸不单行,南边蛮夷进犯,本就举兵镇守,京中若再派兵支援岐山,则上京会变成一座空城,亦是给有心人可趁之机。
百官亦是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正对是否援兵之事争了几日,还是未有结果。
张疏怀一党自然是支持增援,这本就是张疏怀的谋算。
而李成德一党却极力反对增援,有质疑张正守能力,提出调换将领的,有提出求和,减少战乱牺牲的,还有指出上京自需镇守,不能再调遣军队离京的,等等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两党之争极为激烈。
若非崇文帝再次而来的咳嗽声打断,朝堂上的官员指不定都要唾沫横飞,再争个高低不成。
但战事紧急,容不得再耽搁。
崇文帝终于停止了咳嗽,将帕子递给身旁的大太监福德禄,静默思量间,抬眸看向下面一众文武百官,将每人脸上的神色都一一扫过。
他身居高位多年,自然对每个官员的脾性都能看清个七八分。
此刻对于是否增援的争论,比起是对战事的分析,更像是对立场的捍卫,又有几分是真的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去斟酌思量。
他不由扫向边无垠,这个他至始至终选定的继位者。
此前几次商议,边无垠都未曾发表自己意见,他像是一直在斟酌着什么。
崇文帝好奇不假,但更信任他对朝堂局势的把控,是以一直也未逼问。
今日视线再次扫向边无垠时,却难得见他站了出来。
边无垠利落地躬身行礼,举止从容,开口道:“儿臣以为,可以增兵五万,与此同时,广为号召江湖人士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