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重了语气,手指轻轻点在报纸上,“它对那个时代的礼仪、服饰、兵器乃至朝堂制度、权谋规矩的考究,竟如此翔实可信,绝非凭空臆想。
这种将狂野想象深植于扎实史地知识的能力,堪与最精妙的历史小说家比肩。”
邓丽娉终于回神,湛蓝色的眼眸转向丈夫,雍容的脸上流露出强烈的赞叹:“是的,urray。
那种感觉……摄人心魄。
故事的张力紧紧攫住思绪,让我连放下片刻都觉不舍。
可惜……连载只有这开篇第一章。”
她的柳眉微蹙,带上一丝意犹未尽的怅惘,旋即又化作更深的感慨,“这位小说家‘黄易’,仿佛拥有魔力,将一股磅礴的生命力注入那些沉睡在典籍中的枯骨,让他们在你眼前活生生地呼吸、挣扎、倾轧!
,!
中文写作能达到如此引人入胜、令人身临其境的境界……我已许久未遇。”
她顿了顿,唇角勾起一抹温婉的笑意,望向丈夫:“当然,亲爱的,我的收获离不开你这活词典。
赵孝成王的处境、质子异人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的危局,还有那些复杂秦系官爵名称……没有你这位精通中华历史的港督大人指点,我恐怕要遗失大半故事的厚重和人物抉择的微妙深意。”
麦理浩矜持地笑了笑,对妻子的恭维照单全收,这是他乐在其中的小情趣。
不过,话题很快从小说的魅力,滑向了更核心的现实考量。
他的指尖精准地落在报头的创办人署名——“小林天望”四个字上,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而深邃,带着洞察棋局般的审慎。
“而这个年轻人……小林天望,”
麦理浩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多了份沉甸甸的分量,“又一次,他让我不得不大幅度修正原有的认知。
我早知他会一鸣惊人,却不曾预料到……这‘惊人’的动静会如此石破天惊!
这份《亚洲日报》的创刊,岂止是亮相?
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市场风暴学案例!
三板斧,斧斧开山,精准狠辣到令人背脊生寒。”
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开始了他的剖析,条理清晰,目光如炬:“第一板斧就引爆火球,争夺眼球与锚定存在感。
手法辛辣狠绝,目标直指港岛最脆弱的神经——豪门隐秘和名人情感秘辛。
他不惜以身入局,精确制导,将霍家大公子与他自身围绕着那位神秘的柳茹梦小姐之争,引爆为一场全民围观的舆论大战。
效率极高!
代价近乎为零,瞬间让‘小林天望’与‘《亚洲日报》’这两个名字,以最富冲击力的方式,烙入每一个港岛市民的脑海。
这手‘自污引战’看似极端,却是在争夺基础流量与媒体存在感上,最低成本、最高速的致命一击。
新生的《亚洲日报》,仅凭此一战,便在拥挤的报业沙场上,插下了不可撼动的战旗。
它为后续所有动作,扫清了‘认知盲区’。”
他啜饮一口温润咖啡,眼神中的光芒如同手术刀。“第二板斧更是精绝无比,击穿壁垒,下沉与融合。
新奇深刻,直击核心痛点!
他选择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刁钻角度——用最市井、最关乎饭碗的话题切入宏大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他翻动报纸,指向那篇关于泰国政变与港岛米价的时评,“看看这个标题:‘泰政变波及港岛餐桌?东南亚风云与您饭碗里的米’。
没有堆砌晦涩术语,没有高高在上的布道腔调。
它将曼谷一场军人哗变的尘埃,稳稳地落进了九龙阿婆煮粥的米锅里,砸在了观塘工仔装午饭的便当盒底!
将抽象的地缘政治,瞬间拉进每一个市井小民的柴米油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