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浑身都是湿的,长夏把他的湿衣裳拧了一遍,好歹强了点。
他人小,遇到不好走的地方,裴曜伸手拎住他后领,提起就走。
裕儿平时就跑得快,进山后依旧跳脱,根本不用大人管,一马当先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用树枝打草玩。
小和也捡一根树枝,眼巴巴追上哥哥,一大一小一起打草。
裕儿还教弟弟怎么把树枝抡得更有力气。
一路就这么嘻嘻哈哈回了家。
小鱼小虾倒进大木盆里,螃蟹倒在了更高的木桶里。
长夏舀了一盆热水,带小和回屋里擦洗,给换上干净衣裳,才让他在院里玩耍。
裴有瓦去地里忙了,陈知在家做饭,大孙子忙着念书,回家住几天不容易,他天天都想着法子变花样,今天汆丸子明天炸豆腐,样样不带重的。
小和今年也念私塾了,因尚小,只是开蒙识字,课业不重,倒是回家多一点。
为孩子上学堂方便,长夏和裴曜常常住在府城。
窦金花和裴灶安年纪大了,重活再也干不了,这几年常常是农忙的时候雇两个短工。
裴有瓦和陈知原本有些舍不得雇工的钱,但形势逼人。
老爹老娘下不了地,裴曜和长夏不在家,别的还好,夏收秋收时紧迫,他两个人忙不来,就只能雇工了。
后来他俩渐渐习惯,裴曜能赚到钱,雇两个人做活,自己也轻快些。
裕儿跟小和蹲在木盆前玩小鱼小虾。
叮嘱他俩别出门乱跑,长夏就进灶房帮忙。
陈知正在揉馒头,一个个白面团揉得光滑。
大孙二孙小孙都在家,给孩子蒸一屉白馒头吃。
两人正忙着,窦金花带着小宴回来了。
“跟哥哥来,看小鱼,哥哥抓了好多,可难抓了。”小和最高兴,跑过去就牵起弟弟的小手,兴奋说起自己抓小虾的英勇。
小宴大名裴景宴,是个小小的男孩子,才两岁,已经会走了,胖嘟嘟的,眼睛没有裕儿那么大,偏狭长一点,同样漂亮有神。
“这是虾虾。”小和从水里抓起一只虾,教弟弟说话。
从前只有他叫别人哥哥姐姐的份,有了小宴后,他总算是哥哥了。
裕儿也牵起小宴的手,笑嘻嘻亲一口小胖手,从木桶里抓起一只螃蟹给弟弟看。
小宴眨着眼睛,抬头看看大哥哥,又看看小哥哥,小嘴巴闭着,一直没说话。
裴曜在院里劈柴,见两个大的围着小的叽叽喳喳,时不时还在小宴肥肥的脸颊上亲一口,彼此亲近极了。
长夏出来看一眼,就看见小宴默不作声用小手擦了擦脸颊。
他笑一下,没有出声,又进灶房忙。
小宴说话晚,一岁半的时候还不怎么会说话,比起裕儿跟小和,小宴性子看起来更稳重,只是一直不会说话。
他和裴曜有点着急,也怕孩子是不是说不了话,在府城到处打听哪个大夫能治孩子的这种病,不想两岁的小宴就开口了。
裕儿跟小和调皮,凑到一起就说个不停,他俩带小宴玩,教小宴一个字一个字说话。
许是烦了哥哥在耳边的絮叨,小宴指着每一样东西奶声奶气开了口,说完哼一声就走了,留下裕儿小和在原地挠脑袋。
长夏目睹了一切,才知道小宴不是不会说,只是性子闷一点怪一点,不想张嘴。
从那以后,小宴倒是开始说话了,但依旧不多。
裕儿、小和两个人能说十个人的话,小孩子的精力和兴致是大人没法儿比的。
裴曜沉浸在劈柴中,两耳不闻喳喳声。
直到无意间转头,跟雪团子一样的奶娃娃对上视线。
他笑一声,放下手里的斧子,过来抱起小儿子,在小宴脸蛋上亲一口,就说要出门买豆腐。
裕儿小和对买豆腐的兴致不大,听一耳朵又低头玩水玩鱼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