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寝宫充满了一股恶臭的丶混浊的气味。太后?无法再待下去。她回到了凤辇上,脑袋还?有些昏昏沉沉。
纪长蘅递过来一块蘸满了白酒的毛巾。太后?先用毛
巾擦了擦手,又换了一块帕子捂着嘴,就这么捂了一会儿,直到她返回仁寿宫。
*
这一日的午时三刻,皇帝降下一道圣旨——立储一事?,还?需从长计议。太后?暂代?皇帝处理政务。早朝的制度也恢复了,太后?将会垂帘听政,文武百官都要跪拜太后?,内阁应当以太后?为尊。
纪长蘅听到消息的时候,正跪坐在房间里为太后?整理首饰。她用一块丝绢的帕子擦拭首饰上的血迹,她的心跳得快极了。她已经猜到了毒害皇帝的凶手究竟是谁。
四年前,宫里有一位小主,入宫几个月了,仅仅侍寝过几夜,皇帝早就忘记了她。那位小主所居住的地方既偏僻又冷清,伺候她的下人只有两个太监。
那一年的春节,纪长蘅负责为品级较低的妃子发放衣裳,刚好就去了一趟那位小主的住处。小主的身?边没有侍女,纪长蘅实在可怜她,便亲自为她换衣梳妆,却见她的背后?长了一小块深紫色暗疮。
那个暗疮不红不肿,不疼不痒,只是形状非常丑陋。
纪长蘅喊来太监,让太监去请太医。太监答应下来,又把纪长蘅送到了门外,嘱咐纪长蘅守口如瓶,千万别透露一点风声。
纪长蘅的嘴巴是极严的。她从来不会乱嚼舌根。管不住舌头的奴才都死了,各有各的死法,每一个都死得惨烈,她见过太多了。
半个月之后?,那位小主因为「感染风寒」而逝世。她的尸体被连夜送出了皇城,伺候她的两个太监也都失踪了。除了纪长蘅,宫里似乎没人关注此事?。身?份低微的嫔妃就是无名小辈,谁会在意一个无名小辈的死活呢?
又过了两个月,纪长蘅忽然得到了太后?的垂青。
据说,太后?听闻纪长蘅是个踏实本?分丶聪慧认真的女官,便把纪长蘅调到了仁寿宫。皇城里的奴才都以侍奉太后?为荣,纪长蘅能去仁寿宫当差,那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而今,纪长蘅仔细一想,后?背渗出了细细冷汗。
纪长蘅练过武功。她的听力比普通人更敏锐一些。今天早晨,太后?探望皇帝,纪长蘅跪在皇帝寝殿的门槛之外,隐约听见皇帝的只言片语。
皇帝说,他的身?上长满了紫色毒疮。
「紫色毒疮」四个字,使得纪长蘅想起了四年前的那位小主。
纪长蘅忽然想通了关窍。
除了皇帝,谁能在皇城呼风唤雨?谁能操控太监丶秀女和?太医?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不露痕迹地处理漏网之鱼?
只有太后?。
太后?的亲生?女儿是嘉元长公主。
昭宁十四年,嘉元犯下了「谋反罪」,遭到了拘禁。她的驸马和?女儿都被凌迟处死,死在闹市街口。皇帝还?派出了一群太监,在嘉元的耳边讲述她家人受刑时的惨状。
嘉元受不住那种煎熬。她疯了。她日日夜夜地哭嚎,直到自己再也哭不出来。
去年秋天,嘉元去世了。她被折磨了十一年,终于得到了解脱。
嘉元的下场如此凄惨,太后?真的不恨皇帝吗?太后?究竟是不恨,还?是让所有人都以为她不恨?
又或者,太后?本?来是想原谅皇帝。但是,皇帝这些年来的举措,深深地触怒了太后?。
皇帝的衣丶食丶住丶行都有武功极高的侍卫保护,若要给皇帝下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皇帝的枕边人下手。枕边人宛如一条毒虫,钻进了皇帝的体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