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看一步,这话虽然说的有些不负责,但也是无奈的事实。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这么过的。
根本就没有什么万全之策,而那些所谓的万全之策,其实大多也都是被神化过的。
所以当朱载坖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徐阶等人也不会跳出来挑错。
毕竟他们又不是御史,他们可是这个帝国的最高决策执行人,自然也深知朝廷的事情是何其艰难。
尤其是那些需要勇气去做突破的事情,那更是艰难的没边。
现在朱载坖已经给他们起了头,而且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制衡措施。
而且这个位置对于他们其中的任何人而言,又都不吝是一次重要的机会。
因此在这个关口上,徐阶等人也自然不会直接跟朱载坖唱反调的。
徐阶等人对着朱载坖一拜道:“王爷所言极是,臣等惭愧。”
朱载坖呵呵一笑,“诸位先生惭愧什么呢?孤监国也需要诸位先生的鼎力相助,要不然陛下给孤这么重的担子,孤也一个人难以支撑。”
“如今孤也已经监国了数年,眼瞅着大明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在诸位先生尽心尽力的执行下,中兴之相也是与日俱显。”
“京师和周围的州府不仅完成了新的管理模式转变,北方及草原沿边的边地,也随着数次否极泰来的运势,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崛起之势!”
朱载坖说起这些以往的功绩之时,也显得异常兴奋。
毕竟这些可都是他一手策划出来的,这种与有荣焉的感觉,不管朱载坖如今的城府心机锻炼的有多深,他都会忍不住扬起下巴,得意不已。
徐阶等人听到朱载坖这段话后,他们也是如此。
虽然这些事不是他们出的主意,但是这些事能够做成,能够做到现在的份上,作为朝廷大政方针的具体执行者,他们也自认自己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朱载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还专门把点了他们的功劳,这岂能不让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虽然说起来当时的首辅是严嵩,但这一点都不重要!
因为现在的笔杆子还在他们手中,他们想要把这些功劳多多的挪移到自己的头上,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当朱载坖赞叹他们的付出和功劳之时,他们的那种自豪和骄傲,还真不是装的。
毕竟谁不喜欢在千百年后的历史上留下一段“治世能臣”的传奇佳话呢?
徐阶等人谦虚道:“王爷谬赞,臣等所尽之力,不过绵薄而已。功劳都是陛下和王爷的。”
听到这句话后,朱载坖也忍不住呵呵了起来,这还是“轿子人抬人”,君臣互吹起来的时候,也真的一点都不带含胡的。
而且就算是再肉麻的话,这个时候说的也是情真意切,好像过往的一切,真如这般和谐美好。
但是真正经历过这段岁月的人,才知道有些事情能够做到今天这个地步,中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波折和反对,以及污蔑和诋毁。
不过,这些也都不重要了,因为现在事成了,就该分摊功劳到各个参与者的头上,否则人心又将如何凝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