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大宋文豪 > 第240章 紫袍大员(第1页)

第240章 紫袍大员(第1页)

宋堂的讲课风格很有激情。

他越说越激动,额上青筋微显,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前排监生的脸上。

讲到激动处,他猛地一拍身前那张书案,案上的几卷书册都跟着跳了一跳,吓得一个打盹的监生差点从椅子上栽。。。

陆北顾站在明辨堂门口,望着讲堂内稀稀落落的监生,心中却已生出几分敬意。这些人虽不多,却个个神情专注,即便窗外寒风呼啸,也未能扰动他们半分心神。他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入堂内,寻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

讲堂正中,宋堂颐身着青衫,腰束素绦,端坐于案后。案上只摆了一卷《论语》,几页手札,除此之外,再无他物。他的目光如炬,扫过众人,声音不高,却如金石相击,清越而坚定。

“今日所讲,乃《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句,诸君当细思。”

陆北顾听得心头一震。他原以为今日所讲,必是实务之策、治国之术,却没想到宋堂颐竟从《论语》开讲。但他随即明白,这正是宋明理学之根基??以理入政,以德化人。

“诸君皆是国子监生,未来或为官,或为师,皆需明此理: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若无德,纵有良法美意,亦难行于世。”

宋堂颐顿了顿,目光落在陆北顾身上,似有深意。

“德者,何来?非空谈也,非虚设也。德者,自修身始。修身者,自正心始。正心者,自诚意始。诚意者,自格物致知始。诸君今日所学,便是格物致知之功。”

陆北顾心头一热。他想起方才在濂溪书斋所习“主静立极”之功,心中顿时明悟:原来静心、修身、格物、致知,皆是一体之功,非可割裂而论。

宋堂颐继续道:“今之士子,多求速成,急于功名。然若心不静,志不坚,德不立,纵得功名,亦难久远。诸君当知,学问之道,贵在持敬存养,贵在日日用功,贵在不为外物所扰。”

堂中众人皆肃然,连那几个原本懒散的监生,也纷纷端正坐姿,神情专注。

“再言实务之策。”宋堂颐话锋一转,“庆历新政虽败,然其志可嘉。诸君不可因其败而弃其志。新政之败,非志之过,乃行之难也。今日之士,当以史为鉴,知其得失,明其所以然,方能为将来之政,立一可行之基。”

陆北顾听得如痴如醉。他忽然明白,自己之所以焦虑、浮躁,正是因为心中无主,志不坚定。他一直以为,只要熟读经义、通晓实务,便能应对科举,便可一展抱负。可如今才知,若无静心之功、修身之志、格物之识,即便考中进士,也不过是徒有其表。

“诸君,”宋堂颐缓缓起身,目光如炬,“今日所讲,不过入门之基。若欲深造,当自静心始,自修身始,自格物始。愿诸君不忘初心,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功名所困。若能如此,他日为政,必能以德服人,以理化世。”

话音落下,堂中寂静无声。片刻后,众人齐齐起身,向宋堂颐深深一揖。

陆北顾亦起身,心中一片清明。他忽然明白,自己所求的,不是一场考试的成败,而是一条修身治世之路。

他走出明辨堂,天色已近黄昏,夕阳洒落在院中那棵巨大的银杏树上,金黄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回应他心中的宁静。

“陆兄。”身后传来一声低唤。

他回头,见是植仪海。

“今日所讲,可有所悟?”植仪海笑问。

陆北顾点头,目光坚定:“有所悟。”

植仪海拍了拍他的肩,笑道:“你若真有所悟,那便从今日起,每日静坐一刻,格物一理,修身一行。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陆北顾郑重地点头:“谨记兄言。”

两人并肩走出国子监,暮色渐浓,街市上灯火初上,人声渐起。可陆北顾心中,却依旧宁静如水。

他忽然想起周敦颐那句话:“勿急,勿躁,亦勿强求澄澈。”

他微微一笑,低声自语:“心静,则理明;理明,则行正;行正,则德立。”

这一刻,他仿佛真正踏上了那条通往“大宋文豪”的道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