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自带麻醉系统的外科医生。
在普通人痛不欲生地解构数学证明时。
他们却享受着解题带来的愉悦风暴。
这种神经化学层面的差异,远比所谓的聪明才智更本质,也更残酷。
弹幕中有人精准地总结道。
【普通人学习如同刮骨疗毒,天才学习却是颅内高潮】
这句话获得了大家的赞同,因为它赤裸裸地揭示了认知世界的真实不平等。
有些人注定要在痛苦中跋涉,而另一些人,连汗水都闪烁着愉悦的化学光芒。
楚衍轻轻敲了敲桌面,将话题引向一个更具体的场景。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新学期拿到新课本时,会忍不住先翻看一遍?“
弹幕立刻活跃起来。
【太真实了!】
【我每次都先看历史课本里的插图】
【物理课本的公式看着就头疼】
“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
“实际上是一场精密的认知预演。“
“当你快速翻阅课本时,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正在以毫秒级速度扫描内容,丘脑像安检仪一样标记着有趣和无聊的信息。“
他详细解释道。
【我翻化学课本时总停在有机化学章节,后来这章我学得最好】
“这正是认知天赋的第一个表现。“
楚衍立即抓住这个案例。“
你的多巴胺系统在有机化学分子式上产生了异常活跃的反应。“
“这就像味蕾对特定味道的敏感度,有些人天生就觉得数学公式美味。“
他进一步解释。
【杏仁核在认知筛选中起关键作用】
“完全正确。“
楚衍点头。
“当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时,杏仁核会解除对前额叶皮层的抑制,一下子打开了学习引擎的涡轮增压。“
“这就是关键差异。“
楚衍分析道。
“天赋不是理解力更强,而是厌恶感更弱。“
“当展示数学题时,普通学生的大脑会先触发岛叶的排斥反应,而数学天才的岛叶几乎不活动。“
他详细描述了一个实验。
“但学不进去这不是你的错。“